自己真的不是見色起意嗎
可總不能跟沈徽說,好兄弟你生得太漂亮了所以我微微一硬以表敬意這分明都是耍流氓了吧
可如果,如果自己真的要與他在一起的話,爹娘對沈徽的態度必然會從“懂事聽話能規勸兒子的好伴讀”變成“引誘兒子不走正道的狐貍精”。
這可不好。
殷盛樂腦子里各種咆哮體的彈幕成群成群地飛奔著,他從被窩里抽出手,用之前輕輕觸碰沈徽沉靜的臉龐,觸入指尖的第一個感覺是好軟,好滑,他自個兒在心中補充上一句怎么能這么嫩呢
這個時代里,雖然也有某些權貴在家里豢養了孌童小廝,但男子與男子之間的關系總歸是為人所不齒的,更何況有根深蒂固的一定要傳宗接代的思想存在著,即便自己向所有人表明自己喜歡的是個男人,恐怕他們也只會催著自己無論喜歡什么你都得先去個妻子,留個孩子再說,有了香火,誰管你今后怎么玩
先娶妻,然后偷偷跟阿徽在一起
殷盛樂用力地搖了一下頭。
這樣對阿徽不公平,對“妻子”也不公平,對自己而言,更是全然沒有接受這一荒誕安排的可能。
好想當皇帝啊,哪怕是像原書里一樣的暴君也行,起碼別人都會知道自己不好招惹,也省得他們整天指摘自己的性取向。
他突然發現自己前所未有地渴望那個皇位。
殷盛樂只記得自己是必定要上位的,無論是原書里早已描寫過的結果,還是以自己如今的處境而言,除了繼位以外,他再沒有別的選擇。
原書里對這一段是怎么描寫的呢
沈徽成了翰林之后便有意識地經營自己的人脈關系,幾次挑釁臨川侯,又佯裝不敵侯府勢力,最后被調到地方上去做官為什么原主沒有幫助沈徽,任由他被人打壓呢
明明沈徽留在皇都,最好還是繼承了臨川侯府,對原主的助力才更大不是嗎
究竟是因為原主惱煩沈徽的“不聽話”而不愿意幫忙,還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幫忙呢
同樣是年紀輕輕就入了朝,同樣是帝后捧在掌心里的小寶貝,同樣的囂張跋扈得罪盡了異母兄長們。
原主與自己更相同的,是哪怕被父母珍視寵愛著,但從來都沒能被立為太子過。
原書里是怎么寫的呢
沈徽在某縣熱火朝天地搞著基建,然后過了約莫兩三年的時光,京中便傳來換了新天的消息,登基為皇的那個“殷盛樂”第一道調令便是將自己的伴讀從鳥不拉屎的山溝溝召回皇都,至于他是怎么上位的,老皇帝是怎么離世的,書中一個字也沒有提。
而原主的劇情里,也再沒有出現過爹娘相關的內容,唯一有過露面的殷鳳音也很快在劇情之中消失。
只有寵愛是成不了事的。
殷盛樂惆悵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