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河北局勢出現了變化,趙詢只得從豐京抽調軍隊,聯合河東地區的軍隊,出征河北。
河東地區的軍事力量太過空虛,對抵御河北,對拱衛關內的安全,是非常不利的。
這種不利的局面,趙詢也不想看到,他在肅清了河東的趙赫殘余力量之后,也想招募軍隊,恢復河東地區的軍事力量,但卻有心無力,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錢。
年初,宇文真剛剛從西域輸送了一大筆錢糧,趙詢手中有了錢,卻不肯拿出來,因此遭到許多大臣的不滿,其實大臣們有些錯怪趙詢了,不是趙詢不想把錢拿出來,而是有更多的考量。
趙詢當時其實已經有了決定,抽出了五百萬白銀,和二百萬旦糧食,準備運往河東晉陽,進行士兵的招募,補充河東地區,各大都督府的物資以及兵源,充實河東的軍事力量。
可惜的是,趙詢的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嶺南之戰就是爆發了。
嶺南之戰的結束,緊隨其后,便是大石人大舉進攻西域,西域局勢出現了大變。
連續的打擊,局勢的大變,趙詢這個時候,哪里還有精力去顧及河東,更不可能把有限的錢糧,放到河東之地,因為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如今,隨著李從固統一河北,巨大的壓力之下,以及局勢的需要,不管趙詢愿不愿意,河東地區的軍事力量,必須得到加強,但是朝廷沒有錢啊,如何去做
當然,有一些大臣提出建議,統合河東地區的人力與物力,招募軍隊,擴充河東的軍事力量,但錢糧從哪里來
無非就是加重稅賦,對地方官府強行攤派。
若是以前,趙詢可能會這么做,但是現在不行,因為現在這么做,會和財政改革的各項政策,產生巨大沖突。
因為趙詢的財政改革,其核心就是減輕農民的稅賦,把財政稅收的主要目標,從農民那里,轉移到地主的身上,各項政策已經進行到關鍵時刻,若是為了招募軍隊,把所需要的錢糧,丟給地方官府,那么,官府的各級官員,要想湊齊朝廷攤派的錢糧,只能是把自身的壓力,全部下放到百姓的身上,如此一來,這等于是間接否決了趙詢自己的財政改革,會給他的名望帶來巨大的打擊。
趙詢發布改革的時候,幾次傳召天下,解釋改革的目地,就是為了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因此,這給趙詢帶來了極大的名望,這才多長時間,說改就改了,天子的顏面何在
又如何對天下百姓進行解釋與交代
統合河東的人力與物力,籌集錢糧,擴充軍隊,這個方法,趙詢是同意的,但是如何去完成這個目標,怎么去做,卻是成為了很大的難題。
對此,安達宣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設立河東節度使,給以軍政大權,讓其統籌整個河東地區的資源,進行軍隊的擴充。
安達宣給出了具體的辦法,那就是以河東地區未來三年的財政稅賦,作為基礎,朝廷前期不需要付出錢糧,只需要拿出足夠的武器裝備,讓河東節度使先把軍隊給招募起來,至于軍隊的糧餉,可以先欠著,畢竟不會一直沒有錢,只是現在沒有錢,以后肯定是會有錢的。
先把士兵招募起來,進行訓練,只要挨到明年五月,河東地區的第一批稅賦出來之后,河東節度使手中就有錢了,只要手中有了錢,那么后續的事情,就可以順利的展開。
而朝廷只是付出了一些武器裝備,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的局面。
安達宣的建議,無疑打動了趙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