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五年的時候,范中允就對李勛說過,二十年之內,大晉必亂,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要想長時間維持軍事力量的強盛,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對外發動戰爭,通過戰爭獲取巨量的錢糧,第二就是國家正處于繁盛與上升時期,國內社會穩定,有足夠的稅收作為支撐。
大晉延續五百多年,到了興宗皇帝這一朝,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
趙智執掌朝政的幾十年,政局看起來很穩定,但這種穩定,并不是趙智作為皇帝,有多強的力量,而是和門閥世家做出的一種妥協,所以,這種政治的穩定,并不穩固,隨時都有可能被破壞。
再有就是地方上的情況,趙智隱忍了十幾年,軍事力量逐步強大起來,但是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巨大的,道理同樣很簡單,要想保證軍事力量的強大,需要巨量的錢糧,而事實上,趙智一朝,根本就沒有錢,中央朝廷的財政,長期空虛,為了維持軍隊,趙智不得已,只能對地方進行沉重的稅收,以至于稅賦年年增加,百姓已然不堪重負。
百姓的忍耐是有極限的,從趙智繼位,一直到現在,發生了多少次百姓暴亂?
規模小一些的就不說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規模龐大的民眾暴亂就發生了兩次,白巾軍之亂,王奎、蘇馳之亂,從這些可以看的出來,天下百姓對大晉的壓迫,已經是越來越無法忍受。
這種局面若是不能得到消除與緩解,可以想象,未來的某一刻,更大規模的暴亂,一定會發生。
趙詢發動財政改革,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其實是迫不得已,是一種自救,國家到底怎么樣,他作為皇帝,再清楚不過,趙詢非常明白,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大晉就真的要完了。
但是呢?
趙詢要想完成財政改革,要想改變國勢,就一定會損害門閥世家集團的根本利益,作為既得利益者,作為整個社會最重要的力量,門閥世家集團會什么都不做,眼睜睜看著趙詢在自己的身上挖肉?
顯然是不可能的。
隨著胡族的統一,遼朝的建立。
這幾年,胡人一直保持著相當的克制,有一句話說的好,有的人圖權力地位,有的人圖名聲青史留名,若是這個人以上都不圖,那他圖的是什么?肯定是更大的目標。
胡人能夠保持如此的克制,那他們圖的又是什么東西呢?
胡人如今在等,一邊繼續積蓄力量,壯大自身,一邊則是虎視眈眈,等著晉朝內部自己生亂,一旦有變,數十萬胡人大軍,一定會大舉南下,實現胡人數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夢想。
大晉現在還有機會?
有。
那就是速戰速決,趙詢與門閥世家集團,雙方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分出勝負,讓勝利的一方徹底且完全的掌握政權,然后全力進行自我改革,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一旦雙方的政治對決,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
那個時候,胡人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他們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兩敗俱傷。
范中哲說道:“中允,你可知道,地方上的暴亂,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但你們卻沒有太大的感覺,為什么?因為地方節度使還在盡心盡力,但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節度使,已經....不想出力了。”
喜歡混在帝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混在帝國當王爺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