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督,我不來找你,你就不來找我是不是看不上我楊御啊”
李勛正在處理公務,最近的事情非常多,其他的還好說,軍隊方面卻是出了一些事情,好幾個月沒有發放軍餉,待遇一天比一天差,元和幾次傳書,說是軍中士兵的不滿情緒,已經很大,長此下去,他也很難壓住。
這個事情,李勛頭疼至極,當兵吃糧,這是在簡單不過的事情,若是當兵,連個基本的溫飽都是保不住,那還當個什么兵我又憑什么跟著你去和別人玩命待遇不好,肯定會影響士氣,士氣不好,戰斗力自然就會很差,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李勛以前是要求者,幾場大戰下來,趙智賞賜遲遲不來,他曾經也是非常氣憤,心中多有微詞,如今自己成了被要求者,李勛終于是體會到,趙智曾經的種種苦煩,就兩個字,沒錢。
李勛把手中的事情停下,抬頭看向楊御,苦笑道“楊大人,我的遭遇你也是知道一二,我現在整天就是愁愁愁,誰要是能幫我,認他當爹,我都愿意。”
楊御找了個位子坐下,見著李勛這幅樣子,頗感驚訝的說道“你缺錢,這個我自然知道,只是沒有想到,你竟是到了如此地步。”
李勛長嘆道“當兵吃糧,保家衛國,這吃飽飯是首要目地,若是連飯都沒得吃,還談什么保家衛國楊刺史,你是不知道,我這里早就已經斷糧了,我手中的兩萬士兵,他們現在吃的糧食,還是我厚著臉皮,去找那些商人賒的,我這個武州都督,當的還真是窩囊。”
楊御不解道“你怎么不去找王仁鋯整個隴右道的物資分配,可是由他一手負責。”
李勛搖了搖頭“王仁鋯他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你是不知道,我找他要糧,要的他都已經不敢見我了,你說我能從他那里拿到糧食”
楊御點了點頭,臉色也是嚴肅起來,他是武州刺史,是文官,李勛這邊的事情,他從不主動打聽,所以知道的不多,經他這么一說,楊御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李勛,今年中原大旱,就連一向多雨的江南地區,也是已經有將近三個月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朝廷的財政本來就緊張,現在又是發生這般嚴重的旱情,我們這邊,恐怕只能靠自己了。”
聽了楊御的話,李勛閉上眼,伸手揉著眉心,腦袋更疼了。
中原大旱的消息,李勛就算遠在武州,但這么重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其實去年,中原就已經爆發了旱情,之所以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與動蕩,原因有兩個,一時隴右大勝,這種震撼鼓舞全國的重大事件,其熱度還沒有完全消退,百姓還處于一種興奮之中,第二個原因,去年的旱情還不算太嚴重,加上各大節度使紛紛進貢朝廷,力度很大,所進獻的財物極多,朝廷的財政問題,一時間得以緩解,有能力去進行賑災,所以事情最終得到控制與緩解。
但是今年則是不同,旱情緊接著去年延續到現在,而且更加的嚴重,劉歇每月給李勛傳來的信報,幾次提到豐京的糧價,其價格,一次比一次的跨度要大。
所以,李勛就算不再中原,但也是已經可以預想的到,如今的中原百姓,是何等的艱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