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著眉心的手,突然停頓了下來,李勛猛的睜開雙眼,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上書給趙智的那封信,里面的內容很簡單,就一件事,或者說是一個建議,李勛提出了在這個世界,頗為新鮮的一個詞與經商方式,包辦。
把一個或是多個商品,完全交給一個人去打理,全權負責與大石帝國的交易,在最后,李勛說出了這樣做的好處,那么多商人,經商發了大財,但是他們并不需要交稅,他們賺再多的錢,對國家又有什么好處還不如把一些東西給一個人去做,做成功了,朝廷一定能夠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
李勛寫完這封信,上奏趙智之后,其實并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因為他覺得,這個建議或者說是模式,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思想上還是太過超前了,李勛只是試一試,不成功也無所謂,他已經想好了后招,繞過市舶司,讓阮東朗把糧食貿易徹底壟斷起來。
這件事情之后,因為許多公務,李勛便把這個事給暫時放下,不去多想,今天經楊御這番交談,李勛頓時有所明悟,有些事情,往往并不是依自己的想法去做,就算不想,整個大局推著你,你也不得不去做,因為根本就沒有選擇。
如今中原大旱,朝廷財政危機徹底爆發,趙智現在恐怕已經是焦頭爛額,在想一切辦法,去找出路。
最近兩個月,李勛明顯感覺到,糧食貿易,大幅度減少,以前他找商人賒欠糧食,那些商人都很給面子,你要我就借,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李勛不是借不到,而是根本就找不到人,李勛現在明白了,那些人,恐怕就是有意躲著自己。
商人的嗅覺都是極為敏銳的,晉朝爆發旱災的事情,恐怕已經傳入大石國內,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大量儲備糧食,共同抬高糧價,意圖借著這個機會,大賺一筆,這個想法,恐怕晉朝國內的許多商人,也是如此想法與做法。
這樣一來,趙智將不會過多考慮李勛寫給他這封信的意圖,他極有可能會給阮東朗一個機會,讓他把糧食以最低價格,弄回晉朝,弄到朝廷的手中,成功了自然最好,不成功,對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失。
想通這一點,李勛一時間來了精神,腦海之中,頓時有了一個想法。
李勛看向楊御,說道“楊大人,你今天來找我,到底為了什么事情”
楊御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什么大事,這幾天,抽個時間,我為李都督引薦幾個人,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就為了這個事,勞你大老遠跑一趟”
楊御苦笑道“有些事情,原本是準備給你說道說道的,不過見你這幅樣子,我也不好多說什么了,過幾天,我們在談。”
李勛看了楊御一眼,點了點頭,沒有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