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點了點頭,也沒有多問,趙智召黃回京,李勛也是有些驚訝,而且事先一點風聲都是沒有聽到。
隨后,眾人不在聊以前的事,而是說一些輕松的話題,黃對武州依舊念念不忘,不停的詢問李勛,武州最近兩年的局勢,李勛自是詳細道說。
最后,黃提醒李勛“西域三十六國,對大石早有不滿,一旦大石有變,整個西域定有一場驚天大變,你當整軍備武,做好準備。”
李勛點頭,沉默不語,這番話,范中也是曾經說到過。
大晉國勢巔峰之時,西域三十六國曾經是大晉的附屬國,年年朝貢,只是后來大晉發生內亂,以及大石帝國的崛起,大晉在西域的軍事力量,最終全面退出,西域地大,西連大石帝國,南接吐蕃,北至漠蒙草原,四通八達,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更是盛產糧食,范中婉轉的跟李勛說過,武州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只是它戰略上的重要,而是武州有著更多的未來,或者是發展空間,若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拿下整個西域,那么自己就將有了真正屬于自己,強有力的根基,那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一飛沖天,再也不是任何人的棋子,也不會再被任何人所擺弄欺壓。
一頓飯結束,已經是午時,李勛隨后去了城外的莊園,與朱正國、嚴毅、余光等人,過了一個鬧的新年。
承平九年,元月十五。
新年后的第一次朝會,這一次的中朝,堪比大朝,決定了很多很多事。
因為風樓的事,趙少程不能自圓其說,最終被免除一切職位。
齊王趙詢的心腹幕僚李忠全,連升三級,正式就任京兆府知府。
河東方面,趙智對于河東的人事有了一些新的安排,晉陽防御使王世安,晉陽府府尹伍文奎,代州刺史吳凡白等人,繼續擔任本職工作,沒有做任何調動,除此三人之外,云州、潞州、濰州等六個州的刺史以及各級官員,則是做了一次大的換血,官員異地互換。
晉陽防御使王世安,雖然沒有動他,但其軍權卻是被消減了近半,其手下的五萬士兵,抽調兩萬回京,補充進軍右軍之中,并以軍右軍多出來的兩萬士兵,調往云州。
隨后,承平九年,元月二十五,也就是緊接著上一次的朝會,趙智再一次對河東做了人事調動與安排。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前番被一擼到底的黃,被趙智重新啟用,調任云州,擔任云州節度使,并且兼任云州轉運使與度支使、監察史,掌握了云州這一個州的所有軍政大權,等于是脫離了整個河東,或者說是脫離了翼王趙赫勢力掌控的體系之外,直接聽命趙智與朝廷,而云州緊鄰晉陽。
明眼人都是看的出來,趙智對翼王趙赫有了警惕,開始出手打壓,但終究還不是把趙赫一壓到底,讓其與黃、王世安等地方將領,互相牽制。
也就是在這一次朝會的最后,趙智再一次重提太子之事,且不像從前那般婉轉,而是直言說出了自己的意愿,那就是齊王趙詢。
趙智也只是給眾人提個醒,有些事,終歸是到了要解決的時候了,所有人都明白,下一次的朝會,將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后再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