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群在河南的賑災,因為后續糧食無法供給到位,他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請求李勛這邊,給予支持。
李勛還能說什么他也沒有辦法,就連趙詢,都是已經有些心動冀王趙安桐等人的建議,還能怎么去爭取,充其量,李勛也不過是以自己最大的能力,自己出了一些糧食,后續又是給了王少群五萬旦糧食,李勛不是沒有爭取,但是朝堂的走向,也不是他可以左右的。
顯然在趙詢,乃至絕大多數朝臣的思想里,河南的災情可以緩一緩,放一放,嶺南石虎的事情,或許才是當前最為重要的。
開元元年,十一月初五。攫欝攫欝
又是一輪新的朝會。
這段時間,隨著西域的暴動,以及嶺南局勢的變動,還有江南等各種事情的糾結,奉五的朝會,倒是一個都沒有落下。
兩個多時辰,關于西域方面的局勢,隨著宇文真和黃洪亮的傳書,時局已然得到了解決與平息,問題不大,無需太多討論,眾人主要討論的問題,還是江南以及嶺南石虎,說到底,趙柏安、寇雄幾次上書朝廷,說來說去,還是缺錢缺糧,希望朝廷可以盡快解決,這就成了一個循環,朝廷想要以武力手段解決嶺南問題,所以需要在江南地區聚集兵馬,人是有了,但是需要錢糧,而朝廷眼下缺的就是錢糧,沒有錢糧,江南地區聚集的兵馬,無法長久,更不要說發動戰爭了。
時隔一段時間,朝會再開,商議的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如何快速聚集錢糧,支援江南。
冀王趙安桐等人再次當堂上言,還是上一次說的那個辦法,只不過這一次,趙安桐把條件再次提高,豐京三十五家糧商愿意一次性借給朝廷三百萬旦糧食,包括趙安桐在內的十余位王爺國親,可以拿出自己的錢,一次性借給朝廷三百萬兩銀子,所有的借貸,最多分一年還完。
這一次,相國謝世遠、劉從季等人沒有在反對,許多大臣也是紛紛表示了贊同。
李勛冷冷看著這一切,或許上一次趙安桐的進言,只不過是一次試探,問題提出來了,有人反對,那很正常,只因為是利益的牽扯,與其他無關,現在再次提出來,所有人的態度,卻是完全不一樣,這很明顯,這一段時間,趙安桐與謝世遠等人,就利益方面,已經達成了一致,既然已經有了共同的利益,那就沒有了反對的理由與目地。
盧柏江說道“這個問題,是不是在考慮一下”
“還有什么好考慮的冀王殿下的提議,很多難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對朝廷,對國家都有好處。”
謝世遠大聲說道。
盧柏江看了眾人一眼,沉默不語。
趙詢沉思片刻,最后對著眾人說道“各位大臣還有什么建議”
眾人一片沉默,趙詢點了點頭,正要表態之時,李勛的聲音響起。
“臣,反對。”
李勛淡聲說出了這句話。
謝世遠看向李勛,臉上有著驚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