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聽了這番話之后,頓時勃然大怒,起了殺心,但人的心理就是那么奇怪,他見周必明說完之后,竟是大哭不止,倒是有些好奇起來,這個人的情緒,怎會如此激烈是精神有問題,還是事出有因
于是,趙智按下殺心,只是以對天子不敬之罪,將周必明打入死牢。
事后,趙智派人去詢問與調查,這才得知真相。
周必明所在的周氏一族,在嶺南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他的高祖中了舉人之后,一邊在官府做著低級官吏,一邊則是繼續用心讀書,希望可以考中進士,當時正是武宗一朝,天子雄才大略,政治清明,科舉兩年一期,連續了數十年之久,不曾中斷,而且相對公平公正,那個時期,是所有寒門子弟的春天。
可惜,周必明的高祖學識不夠,考了一輩子,都是沒有考中,空有抱負,功名不夠,一輩子都是低級官吏,得不到提升,但他臨死之前,留下遺言,后世子孫,若兄弟兩人,一人務農,一人讀書,周家一定要出一個進士,他的遺言,成為了后世子孫,終生的奮斗目標。
可惜啊,有些時候,有些人的命運,其實早就已經注定了,無法改變。
周必明的曾祖父,非常聰明,自小就有神童之名,讀書也很厲害,但是那個時期,已經不是武宗一朝了,武宗死后,科舉便是在門閥世家集團,強大的反對與抵觸之下,被迫中斷,沒有了科舉,底層百姓,你就算讀書讀的再厲害,滿腹經綸,又能有什么用呢進不了仕途啊。
周必明的曾祖父與祖父,都是當時名滿一地的學問人,但一輩子,也只能是教書育人,空有一心理想與抱負,不得舒展,郁郁而終。
到了周必明父親那一輩,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平宗一朝,平宗剛剛繼位,滿腹雄心大志,當即就是恢復了中斷數十年之久的科舉,并且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治改革,周必明的父親沒有忘記祖輩的愿望,努力讀書,準備科舉。
周必明的父親,也很聰明,讀書也很厲害,二十二歲中秀才,二十六歲中舉人,而且在本州的考試名次,都是非常靠前,所有人都說,周必明的父親,一定可以考中進士,不會出現意外,他也確實有這個能力與學識,但是可惜,平臺是有了,但是沒有機會。
平宗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但也要有配套的性格與能力啊,事實上呢,平宗性格軟弱,猜忌多疑,重用外戚與宦官,意圖奪權,所以與當時把持朝政的門閥世家集團,雙方形成尖銳對立,科舉制度雖然重新開始,卻是立即淪為整治斗爭的玩物,成為平宗皇帝與門閥世家集團,其雙方為自身利益加碼在加碼的整治槍桿,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底層百姓,要想通過科舉躋身仕途,太難太難了,不是說沒有,卻是鳳毛麟角,每年就是那么寥寥幾個人,周必明的父親,能成為這鳳毛麟角的存在
周必明的父親,醉心科舉,一直到近四十歲,在老母的以死相逼之下,這才娶親生子,生下獨子周必明,然后便是繼續科舉,一直到平宗中后期,河北大敗,四十萬禁軍損失殆盡,沒有了軍事力量作為倚重,平宗只能對門閥世家集團進行妥協,他所實行一系列的整治改革,包括科舉制度,一夜之間,全部都是被廢除了。
htts:xddread1905024000033ht
xdd。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