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結束之后,李勛邀請楊潤到自己的書房喝茶,楊潤同意了,而其他人則是很興趣的沒有跟來。
大家都不是傻瓜,楊潤來了之后,一直不說正題,不是不想說,而是要看什么場合去說。
到了書房,李勛與楊潤對面而坐,齊大福給兩人上了茶水之后,便是退出去,關上房門。
楊潤喝了一口茶水,舒了口氣,有些感嘆的說道“很久沒有喝酒了,也很久沒有這么輕松過了。”
“李相國,你有心了,多謝。”
楊潤道了一聲謝,他是一個極為自律的人,平日里,幾乎滴酒不沾,這并不是說他不能喝酒,也不喜歡喝酒,而是自己的酒量不行,喝了很容易醉,醉了就容易出錯。
像楊潤這樣的出身與地位,和任何人在一起,都不會是閑來無事,尤其是多人的聚餐,那肯定是有目地性的,但是今天,李勛什么話都沒有問,大家在一起,就是開開心心的吃頓飯,喝點酒,簡單,輕松。
李勛搖了搖頭,淡聲說道“很多事情,其實沒有那么復雜。”
楊潤說道“我來嶺南的目地,想必李相國應該心里有數。”
現在就他們兩個人,楊潤終于說到了正題。
李勛點了點頭,輕聲問道“人事方面,皇上是怎么安排的”
楊潤從懷中拿出圣旨,上前遞給李勛“李相國自己看吧。”
李勛打開圣旨,仔細觀閱。
“人事,政治。”
李勛搖頭嘆聲道“無奈。”
李勛把圣旨放到一旁,臉色有些難看。
嶺南的人事安排,大大出乎李勛的意料之外。
李勛上報給趙詢的奏章,舉薦郭洋出任黔州都督,周潛出任辰州都督,皺猛出任康州節度使,還有其他各類將領的封賞與任職,這其實只是一種模糊的建議,主要目的,只是把人物推薦上去,告訴趙詢,這些人可以用,至于怎么用,用到什么職位,那就看趙詢自己怎么安排與打算了。
李勛原本以為,這些人趙詢就算不會全用,但至少也會用一些,但看完圣旨之后,李勛非常的失望與無奈,自己舉薦的這些人,除了周潛之外,趙詢竟是一個人都沒用,而周潛也僅僅只是被任命為黔州都督,節度副使。
趙詢一口氣任命了三個節度使,他們分別是顧雍、詹臺鏡明、趙飛度,這三個人,李勛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承平五年,江南之戰爆發,李勛以監軍判官的身份,隨軍出征,這是李勛仕途的,當時顧雍、詹臺鏡明、趙飛度三人,是禁軍的幾個主要將領。
黔州、辰州這兩個地方藩鎮,這一次,朝廷并沒有趁著消滅石虎與曹實的機會,直接撤藩,而是重新任命了新的節度使,繼續藩鎮的存在,以顧雍為黔州節度使,周潛為都督,節度副使,以五千禁軍,鎮守黔州。
以詹臺鏡明為辰州節度使,劉彼灰為辰州都督,節度副使,以五千禁軍,鎮守辰州。
以趙飛度為恩州節度使,李建為恩州兵馬使,以本部五千士兵,鎮守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