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的宴席,李勛提前離開,隨后讓安達宣陪著自己,一同前往揚州城外的軍營,在那里接見了江南一系的諸位將領。
李勛以安撫為主,盡可能的撫平江南一系將領心中的不平與怨恨,表示朝廷隨后將會對他們進行封賞。
這些留守后方的江南將領,也是有一定的功勞,畢竟嶺南之戰,所需的后勤物資,絕大部分,都是由江南地區輸送。
李勛原本打算在江南多待幾天,因為擔心趙柏安之死,會引起一系列不穩定因素爆發,現在看來,暫時無需太過擔心。
安達宣在揚州的威望極高,他的這種威望,并不是通過戰爭打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許許多多的小事,一點點積累起來,以這種方式形成的威望,往往比較牢固,也就是公信力很強,所以當晚李勛召見江南一系將領,把該說的都說出來,安達宣當即表了態,號召大家心平氣和的對待趙柏安之死,此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李勛在揚州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是啟程離開。
“大人一路順風。”
安達宣前來送行。
“安都督,我雖然只在揚州待了一天,但是也能看出來,揚州在你的治理之下,百姓安樂,商業大盛,你的功勞不小啊,回去之后,我一定會在皇上面前,為你請功。”
安達宣在揚州任職十年,確實政績斐然,但奇怪的是,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他的名聲都并不大,顯得極為低調,這與絕大多數官員的行事作風,可謂是恰恰相反,這讓李勛頗為不解。
安達宣搖了搖頭,嘆聲說道“若不是為了家族,我不會在揚州待這么多年。”
李勛有些驚訝的問道“你是你,家族是家族,根本利益或許不能相反,但具體執政手段,還是要靠你自己才是。”
安達宣神色淡然的說道“若能由我完全做主,現在的揚州,不僅僅只是這樣,可惜啊”
安達宣說的這番話,頗有深意,但是顯然,他和李勛沒有什么交情,自然不會過多的表達自己的真實心意。
李勛拍了拍安達宣的肩膀,說了一句“做人做事,問心無愧,便可以了,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所能決定與改變的。”
安達宣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李勛上了馬車,一行人啟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