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五十多人的騎兵,行駛在豐京城的主干道上。
黃百川看著四周熱鬧的景象,不由嘆聲說道“豐京永遠都是那么繁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活,無疑是幸福的。”
一旁的黃知文說道“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性格,安逸的生活,只會讓人失去拼搏的斗志。”
黃百川點了點頭,輕嘆道“幸福的人,終歸只是少數。”
前番成希嗣叛亂,黃百川在此戰之中,立下大功,戰爭結束之后,趙詢當即對其進行重賞,但只是一些錢財與虛銜,這些都不是黃百川想要的,所以黃百川上了一道奏章,婉轉的告訴趙詢,希望可以把自己調往它處,哪里都可以,只要不在蔡州就行。
對于黃百川的請求,趙詢沒有立即答應,但也沒有拒絕,而是傳召黃百川,讓其穩定本部兵馬之后,有了時間,前往豐京,當面談事。
最近幾天,一些地方上握有兵權的將領,相繼來到豐京,除了黃百川之外,還有常碩、洪成濤,這兩人帶來了嶺南地方兵馬,一萬五千余人,還有蘇馳,他同樣帶著本部一萬兵馬,前來豐京。
蘇馳的到來,倒是有些意思。
蘇馳歸降朝廷之后,被楚州節度使王懷烈給攔了下來,并被帶到淮南地區,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收編,增加自身的實力,但是朝廷一直沒有給蘇馳任何實質性的職位,雖然王懷烈對他不薄,糧餉一直給足,但這些并不是蘇馳想要的。蘇馳中過秀才,是文人出身,所以他有著文人骨子里的那種情懷,揚名,治國,平天下,在王懷烈手下做一個草頭將軍,他的內心自然極為不甘。
趙詢最開始派人找到王懷烈,希望可以把蘇馳連同他的本部一萬兵馬,調到豐京任職,但是被王懷烈給拒絕了,趙詢不想和王懷烈翻臉,所以此事也就作罷,但是誰能想到,這件事情后來被蘇馳知道,于是找到王懷烈,希望把話給說清楚,但是王懷烈的態度非常強硬,你哪里都不許去,要走也可以,你手中的一萬兵馬留下,自己一個人滾蛋。
因為這件事情,蘇馳開始對王懷烈心有不滿,而王懷烈為了敲打蘇馳,一下子斷了蘇馳的糧餉供應,這頓時讓蘇馳有了離開之心。
隨后,蘇馳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往豐京,秘密找到了錢明渡,說出了自己的心意,希望可以到豐京來,為皇上效力。
得知這個消息,趙詢自然是大喜過望,他當即傳話給錢明渡,告訴蘇馳的心腹,只要蘇馳到了豐京,他的一萬本部兵馬,依舊交由他統領,并且許下承諾,新軍建立起來,五位主要將領,一定有蘇馳的一席之地。
后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趙詢當即下詔,封蘇馳為平東大將軍,武威侯,著其率領本部一萬兵馬,立即前往豐京任職。
接到圣旨之后,蘇馳當即率領本部一萬兵馬,離開淮南,前往豐京。
王懷烈對此自然是勃然大怒,立即就是聚集兵馬,準備攻擊蘇馳,最后還是被范中哲給苦苦勸阻了下來,他只告訴王懷烈一個道理,趙詢乃是天子,下詔封賞蘇馳,乃是名正言順,蘇馳領旨謝恩,按照旨意辦事,同樣是名正言順,你王懷烈有什么資格與理由,進行阻攔,若是領軍攻擊,那就是造反,必不被朝廷乃至天下人所容。
黃知文輕聲說道“聽聞蘇馳比我們早兩天到達豐京,如今他手下的一萬兵馬,就駐扎在弛縣。”
弛縣距離豐京一百二十里,這已經是相當近的一個距離了,作為地方軍隊,尤其曾經還是叛亂份子,趙詢把蘇馳的軍隊安排在,距離豐京這么近的一個地方,足以說明趙詢對蘇馳的看重,更是給出蘇馳一個信息,朕對你很信任。
黃百川問道“蘇馳現在在哪里”
黃知文輕聲說道“他到了豐京之后,皇上立即接見了他,并且讓其在皇宮之中住下,整整兩天了,一直沒有出來。”
聽到這個消息,黃百川沉吟片刻,然后搖頭說道“不用想那么復雜,蘇馳如何,跟我們沒有多少關系,這次我們前來豐京,只為求到一個外封之地,其余的,都無所謂了。”
就在這個時候,前方一座酒樓,突然一陣騷亂,許多人從里面跑了,一些人邊跑邊大聲喊叫“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