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李從固說了說河北的內部情況,言明河北數月之間,發生幾次戰亂,百姓受到很大的沖擊,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自己會大力發展經濟,并且削減軍隊數量,把多余的錢糧,拿出來恢復民生,希望你趙詢能給我李從固這個機會來做這件事情。
奏折寫到最后,李從固以長輩對晚輩的語氣,告誡趙詢,你要搞財政改革,那就好好搞,專心致志的搞,不要三心二意,想這想那的,你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精力。
李從固在奏折之中的語氣,很平淡,就像是拉家常一樣,仿佛剛剛發生的事情,只是一件小事,更是一個誤會,一個不該發生的誤會。
但是仔細去讀李從固的奏折,趙詢感覺到了一種情緒,那就是得意。
而且李從固語氣雖然平淡,但表達的意思卻很多。
首先就是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李從固表示自己一統整個河北之后,已經非常滿足,不會再有下一步軍事行動,現在不會,以后也不會,當然,前提是趙詢能夠認清事實,做出妥協,最好是主動做一些事情,讓自己感到放心,從此以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朝廷的事情我李從固不會插手,而河北的事情,你趙詢也不要瞎操心了,大家各管各自的事情,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再有就是李從固主動表示有意消減軍事數量,表面看起來是主動放低姿態,但是實際上,卻是在暗暗威脅趙詢,我李從固現在兵強馬壯,有帶甲之士近三十萬之眾,要是雙方的關系,繼續這樣緊張下去,我李從固不一定能夠控制得住軍隊,一旦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三十多萬大軍沖出河北,你趙詢抵擋的住?你趙詢最好掂量掂量出現這樣局面的后果會有多么的嚴重。
任何事情都是雙面的。
李從固主動示意想要消減軍隊,既是對趙詢的威脅,同時也是表達了他的一個態度與心意,自己不想把事情鬧大,自己可以通過消減軍隊數量,來降低朝廷的壓力,讓趙詢覺得河北對他的威脅,不會太大,但是同時,你趙詢又拿什么來安我河北眾人的心?
趙詢正是因為感受到了奏折之中,李從固那種得意至極的心態,以及長輩教訓晚輩的語氣,所以才會怒極而笑,作為帝王,作為天子,在趙詢看來,這就是奇恥大辱。
做臣子的,有什么資格對君主說三道四?
趙詢笑了一會兒,然后對陸中勛說道:“陸侍郎,你覺得朕應該怎么做?”
陸中勛淡聲說道:“結局不同,態度自然也是不同,皇上,現在優先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安撫住李從固,讓他不要生出不該有的心思,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可以慢慢調整。”
趙詢咬著牙,心中有太多的憤怒,甚至有一股強烈的沖動,立即下詔,將李從固......
但是理智告訴趙詢,陸中勛的建議,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一旦和李從固撕破臉,河北數十萬大軍南下,僅憑河東那么一點軍隊,能夠抵擋的住?
有些事情不去做,不是李從固膽小害怕,不敢去做,而是不想去做,也真沒有那么大的野心,但若是有人比他,你說他敢不敢去做?
喜歡混在帝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混在帝國當王爺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