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帶著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征,高士廉等人找到李李牧。
一開始本著吃瓜看戲心態的李世民,也沒有想到事情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整個朝本都受到了影響,他不能再作壁上觀了。
“有什么事么”
李牧一邊寫著字,一邊問道。
李世民終于忍不住了,道“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有心情在這里練字”
“怎么了”
李牧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李世民。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對視一眼,都是搖頭嘆氣。
而李世民一臉怒火,一把搶下李牧手中的毛筆,道“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這么多官員罷官,對整個大唐而言,是多么嚴重的問題”
李牧笑了笑,道“這是好事啊,戶部之前不是說發不出俸祿了么現在不用發了。”
“你”
聞言,李世民氣得手指直發抖“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胡鬧,難道你真的不知道沒有了這些官員,誰幫你去管理大唐難道你以為諾大一個國家,靠我們幾個就能運轉起來”
“誰說這些官員沒有了”
李牧淡淡道“只是那些世家的人沒有了罷了”
這話,讓在場的眾人更加懵逼了。
陛下這是什么意思
李牧掃視了一眼疑惑的眾人,道“你們覺得,七宗五姓為什么那么大膽,敢跟朕作對還不是因為大唐大部分的公職都被他們占據了,現在他們退出,這是天大的好事啊不是應該慶祝的么你們慌什么”
聽罷,李世民等人似乎有些理解李牧的意思了。
但同時又有更多的疑問。
房玄齡忍不住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世家占據大部分的公職,這是由來已久的事情,想要一刀切掉,怕是會引起更大的問題啊”
長孫無忌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若把這么多官員全罷了,世家的官員是清理干凈了,可是這個空缺怎么補得回來”
杜如晦魏征高士廉等人也是紛紛點頭。
面對擔憂的眾人,李牧依舊是不緊不慢的反問道“大唐難道除了世家子弟,就沒有別的人才了么”
房玄齡幾人互看了一眼,都是搖了搖頭。
“你們錯了”
李牧的話讓在場眾人一愣,只見李牧站起來說道“你們可還記得十年前,太上皇與朕成立了一個書局,在那里面,朕還親自提筆,寫下了二十四個字。”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李世民喃喃自語,他對這十二個詞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可是這和這一次的罷官事件又有什么關聯呢
就是房玄齡長孫無忌幾人都是皺起了眉頭,沉思不語,感覺自己跟不上李牧的節奏。
李牧輕笑一聲,道“自從朝廷成立書局以后,書籍的價格急劇下降,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擁有書籍。”
“你們還是太小瞧百姓們對于知識的渴望了,以前他們是沒機會,現在他們有這個機會了,但凡有點條件的,誰不渴望學習更多的東西”
“所以,十年過去了,大唐的民間,已經有了不少飽讀詩書的才俊”
“你們又怎么能說,大唐除了世家子弟,就沒有別的人才了呢”
聞言,房玄齡長孫無忌幾人全都愣住了。
看陛下一層接著一層的深入,明顯不是臨時起意啊
從獨斷朝綱讓世家捐贈開始,陛下似乎就挖了一個大坑在等著這些世家。
就是他們到現在,也都還沒有看清楚,陛下到底欲意何為
御書房中安靜了好一會。
房玄齡這才咽了咽口水,濕潤一下干涸的喉嚨,道“陛下,可是就算如您所說,大唐的民間有人才,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填不上空缺吧”
高士廉也是點頭道“朝廷每年通過科舉選拔人才,耗費時間極長,而且真正選拔出來,能夠為朝廷所用的不過寥寥幾人,如今若是真的將這些罷官的世家子弟辭退,如此巨大的空缺,怕是沒個幾十上百年,填補不了啊”
李世民等人也都是點頭稱是。
李牧笑了笑,道“科舉是選拔高端的人才,可是對于地方人才,我們可以采取另外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
在場的幾人聞言,都是一愣。
只見李牧點了點頭,道“國考”祝大家國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