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篇美食散文,是林妍年后從省城回來著手準備的短篇,有電腦打字快,利用零散時間就寫出來投出去。
散文就是形散神不散,寫作比較自由,但是字里行間又能給人一種獨特的體會。尤其是寫日常美食的散文,與其說寫散文,不如說寫煙火人生,心境轉換,人生際遇等等。
她寫了一篇月子美食,這純粹是她前世的經驗和積累,寫了一些產婦坐月子的情況以及感受,糾正鄉下那種坐月子拼命吃雞蛋、喝紅糖小米粥的老觀點,要盡量營養全面均衡。過去是物資匱乏沒得吃,如今鄉下生活也好得很,不必如此。同時她也肯定老一輩的一些觀點,比如月子期間要注意不能受風,房間可以通風但是不能有穿堂風,不能直吹,否則產婦免疫力底下很容易生病而且不易恢復等等。
她還寫了一篇嬰兒美食,不能因為小嬰兒尚小就剝奪人家享受食物的權利。有些老人家總是習慣攪碎了喂養,先不說很多老人家都不刷牙,齲齒嚴重、口臭,而且每個人的口腔里都有豐富的細菌,還可能有傳染性很強的幽門螺旋桿菌等等,這對小嬰兒是極不人道的她列舉了小嬰兒可以添加的輔食等等,蔬菜水果蛋黃肉糜統統都有。
她也寫了一篇老人美食,怎么把食物做得軟爛又美味,怎么讓牙齒殘缺的老年人享受到美食,體味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等等。
幾乎每一篇文章里,她都會傳達那種保持心情愉悅、身體健康,幸福指數就會加倍。
這幾篇文章有的發表在省報,有的發表在銷量很大受眾面很廣的雜志,價格也相當不錯
寫完這個以后,她甚至收到一個專門做菜譜的文化單位的邀約,希望她能寫一本這種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菜譜。
語氣說是菜譜,不如說談談人生。
因為林妍沒有用林未來那個筆名,而是用了夏女士的稱呼,所以編輯都覺得作者應該是一個四五十歲有著良好的文化修養、很高的教育水平,幸福又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一位中年女性。
林妍拒絕了。
她寫這些東西,只能是零碎時間或者靈感一現,偶爾有感覺的時候寫。這種寫作方式注定不會高產,偶爾寫一篇還行,要想寫本書那不知道幾年呢。
畢竟她的人生閱歷有限,她也不是那種能夠成為心靈導師的人,專門寫此類文章自然不行。
她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寫各種她能想象的言情故事,她是一個言情作家,不是情感作家,她擅長那種“如有雷同純屬虛構”的類型,而不是從生活里拔高出來的生活感悟。
所以哪怕給錢多,她也拒絕了。
林妍每次拿到稿費,都會把錢分配一下,扣掉一部分生活費、資料費,剩下的她就存起來當購房基金。
她想爭取來年就去杭城買個二手房,這樣等她過去讀大學就有地方住,再過幾年拆遷或者賣掉買個大點的。
過了幾天她收到杭城諶編輯的電話,跟她商量白月光那本書的長篇出版問題。
你好,白月光原名藏在心底的白月光,一直在杭城的青春雜志連載,完結一共20萬字。
青春的雜志編輯說這篇在連載期間反響很好,不少讀者都寫信發表感想,還想和作者交流,如果不是林妍明確表示不讓編輯透露自己的消息,她是想公開林妍的通信方式,讓她和讀者書信交流的。
這本書連載到三分之二的時候,責任編輯就和主編申請集結成冊出一本長篇合集,主編在出版會議上專門討論過,覺得這本書有出版價值,便拍板決定。
上個月林妍就把結局發給了雜志編輯。
不過長篇編輯和短篇責任編輯不是一人,現在改成諶編輯,他之前一直負責男性武俠、懸疑、類出版,這是第一次帶女性言情。他對這本并不了解,連載期也沒看過,只聽責任編輯說成績不錯,讀者反饋也是越來越好,所以才要出長篇的。
他主要是和林妍談稿費問題。
之前連載期間稿費是千字二十五,現在要另外出版長篇,稿費還要商量過的。
現在稿費有三種方式,一是基本稿費加印數稿酬,二是版稅,三是買斷稿費。
諶編輯的意思想再給她追加一筆稿費,買斷這本書,林妍拒絕了。
她向對方提出可以按照版稅來付,之前付給她的基本稿費可以在版稅中扣除。
編輯表示要商量一下,等主編開會確認過再給她回復,約定好通電話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