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卡市的發展,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
盡管有人來,也有人去,但至少該有的選擇。
如果不是真的生活困難,誰又愿意背井離鄉,遠渡重洋。
阿根廷在54年和55年,因為布蘭卡市,圣馬丁市,奧蘭市,拉普拉塔市這些新興城市的巨大發展,讓很多人的被迫出國選擇被改變了。
甚至因為像布蘭卡市的騷操作,阿根廷重新成為人口遷入國,1955年阿根廷至少有20萬人從南洋,拉美地區遷入阿根廷,大部分人遷移到了布蘭卡市,成為布蘭卡市的新興力量。
喬伊赫西,原先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家英國公司的法律秘書,擁有英格蘭和二分之一的蘇格蘭血統,她的丈夫安德烈亞斯奧蘇納是著名的阿根廷歌劇和探戈歌手,因為經濟危機和動亂,夫婦雙雙失業了,他們生育了2名子女,分別是4歲奧麗維婭赫西和2歲安德魯奧蘇納。
夫婦兩人本來打算移民英國,投靠父親的家族,結果普拉里國際的布蘭卡市分部以高薪資招聘了喬伊赫西,而新建立的布蘭卡市大劇院也給安德烈亞斯發了聘書,工資比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還高。
他們還有打算再生育23名子女,其實奧蘇納夫婦非常喜歡小孩,但沉重的經濟壓力還有對未來發展的絕望,甚至到了要鬧離婚的地步。
在布蘭卡市的經歷讓他們夫婦關系重修舊好,布蘭卡市對于本地市民有大量發放生育津貼,住房補助,本身房價也非常便宜,奧蘇納夫婦已經斷絕了移民的想法,并在巴倫銀行按揭買了一套高檔住房。
安德烈亞斯也成為布蘭卡市最受歡迎的歌劇和歌手之一,有不少歌舞團邀請他參加演出,每個月收入翻了好幾倍。
他還獲得了很多次報社采訪,在阿根廷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小赫西和小安德魯也被送進了一家高檔幼兒園。
雖然高檔,價格卻不貴,減輕了很多夫婦的養育壓力。
圣赫塞修建的大量學校和幼兒園托兒所派上了大用場,光是這些學校就可以解決大量就業。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大城市為什么好,除了有大量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也能產生大量的崗位。
釋放出來就是非常驚人的。
第二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吃喝拉撒睡育都有很大的需求。
奧蘇納夫婦的經歷在布蘭卡市并非特例。
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少優秀人才涌入布蘭卡市,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
就算現在布蘭卡市有了127萬人,工作崗位仍然非常充裕,特別是工廠產生的就業。
而工資水平已經達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平均水準,還擁有低物價指數。
因為比索貶值的原因,其實人工工資并不高,而其他生產成本卻低很多,讓很多工廠也愿意搬遷到布蘭卡市發展,甚至不少工廠公司因此起死回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這也讓很多打算移民的人,來到布蘭卡市發展,還產生了不少新的富豪。
大多數人重新點燃了對阿根廷未來的希望。
經過大規模建設的11家醫院統計,1955年布蘭卡市的新生兒出生數量超過了44萬,位居大城市阿根廷第一,很多夫婦為了布蘭卡市的福利,挺著大肚子來布蘭卡市生產,驚人的千分之376出生率,而育齡婦女出生率也有維持在10左右。
這樣的出生率,在有200多萬人口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比不過,在布蘭卡市周圍地區,新生兒出生率也非常高,還有的就是陽光農業未來農場這樣的地區,以及阿根廷邊疆省薩爾塔省和胡胡伊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