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阿根廷有不少公司出售給美國和歐洲的的大型公司,但并不愿意出售給布蘭卡市或者拉潘帕省的國營公司,他們獨有的傲慢,激發了圣赫塞的雄心。
建立更強大的國營工業公司,直面這些歐美大公司競爭。
這次的發展方向仍然是重資本投入的鋼鐵、石油、礦業、電力。
盡管布蘭卡市有科恩財團的投入,重化工業的發展依舊緩慢和艱難,而且科恩財團有些獨木難支的意思。
阿根廷跟歐美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同,沒有那么多資本家族,可以迅速恢復元氣,并且持續投入重化工業。
現在日本已經形成了一批全新的財團,他們互相交叉持股,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隱約已經有排斥紐約投資銀行的意思了,雖然還不明顯,但圣赫塞已經看出來了。
就鋼鐵工業來說,所以圣赫塞還扶持了漢斯鋼鐵,但就目前來說,私營鋼鐵廠的發展還是很慢,而且競爭力弱,在扶持的同時,仍然需要市政廳和省政廳親自下場,利用這些力量去做事。
阿根廷的這些“資本家族”,無法帶動整個阿根廷重工業的發展。
這里市場機制天然不健全,而考迪羅和大地主大農場主們,守著更穩定的土地和財富,并不多投資工業。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亦或者是未來,“買辦”才是阿根廷資本的唯一出路。
布蘭卡港時期,四大家族,基本都是買辦形式的,跟英國資本媾和在一起,壓制其他布蘭卡港小家族的發展,并把他們發展成下屬。
那時候的布蘭卡港,就是一個小小的“王朝”。
當年圣赫塞消滅了最強大的布蘭卡第一家族赫克托蓋尹家族后,其他三大家族,巴里洛切、馬丁內斯、格雷家族才變得“聽話”和“合作”起來。
他打破了這一切,開啟了布蘭卡市新的發展階段。
近幾年剩下的三大家族,也投資了不少新產業,紡織廠,船舶工廠,建筑材料公司,服裝廠等一些亂七八糟的公司,只能說,還是難以擺脫“買辦”的思維。
圣赫塞不會太為難他們,他們背后的英國主子,也是可以對布蘭卡市的發展有些幫助的。
但指望這些人是指望不上的,布蘭卡市新富豪家族出現最多的只能說還遠遠不夠。
他們需要時間積累更多的財富,才有能力投資重化工業,就像七八十年代的韓國一樣,被韓國總統府扶持起來的各種財閥,發展起了韓國的重化工業。
除了科恩財團,布蘭卡市本地新富豪們中,目前連一家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金的公司都沒有。
反倒是外來的做鋼鐵的漢斯家族,做電子的布諾,做汽車的迪特利亞家族有點讓他刮目相看的,但這樣的公司太少了。
其他的公司,有的利潤不夠,有的有心無力,有的只想固守一畝三分地。
也許緩慢發展個幾十年,會有這樣的人才和優秀戰略眼光的人出現,不過那時候都晚了。
既然科恩財團帶不動,市政廳和省政廳的各種招商政策也帶不動,那也就只能他親自下場了。
在布蘭卡市的時候他就考慮做了,但那時候問題很多,而且也很難說一個城市可以撐起一個大型鋼鐵廠,布蘭卡市一年的財政收入盈余也估計剛好修一個大鋼鐵高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布蘭卡市的財政雖然每年增加很多,但支出更多,強行開鋼鐵項目,下場不會太好。
現在情況則不一樣了。
拉潘帕再差,人口再少,也是一個省的底子,而且還是一個有防務軍的省。
沒人敢強行摘圣赫塞的“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