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輕松管理16000人的公司,比圣赫塞旗下的布蘭卡鋼鐵廠、藍云紡織負責人還要出色。
現在圣馬丁飛機可以說阿根廷最具創新和技術實力的公司,遠遠超過了市場化極為強大的雷頓汽車。
要知道,雷頓汽車是科恩財團的明星公司,盈利規模達到3000萬美金的級別,也是阿根廷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也是待遇最好的公司之一。
投入到新工廠的設備也都是最好的,辦公室大樓也非常豪華,研發團隊規模也大。
哪怕圣赫塞給了足夠多的資源,提出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后世暢銷汽車的大概樣子,德國奧迪汽車給了足夠多的優秀人才,但卻造不出一輛像樣的阿根廷的汽車。
結果卻連迪特利亞汽車都不如,雷頓汽車設計出來的汽車,就像工業垃圾。
雷頓汽車曾研發了一款雷頓800型號,號稱菲亞特600的升級版,內部結構,外觀完全不同,技術優化也更完善,但根本沒有量產的可能性。
雷頓甚至打算在歐洲建廠,結果就和后世的假藥停,完全就是圖紙造車,投入1000萬美金研發出的雷頓800就是個工業垃圾。
雷頓汽車完全獨立后,至今不能完全吃透菲亞特600的全部技術,圣赫塞一度想解散雷頓汽車的研發團隊。
又在想是不是阿根廷工業根基不夠的原因,沒有汽車文化的原因,或者說他找不出一個適合領導雷頓汽車的人才。
反倒是菲利普工業,通過生產摩托車,三輪車,拖拉機農業設備等產品,甚至搞出來很多不錯的產品,發展非常迅速健康,在考察了科特迪亞汽車廠后,打算自己開發汽車,設計的菲利普a5比菲亞特600要好看的多。
圣馬丁飛機廠的戰斗機年輕設計師雷奧拉爾夫在轉入汽車生產部的時候,還獨立設計了一款汽車,命名為圣馬丁c4,設計圖紙看起來很有實現的可能性,比菲亞特600和菲利普a5還要優秀。
雷奧拉爾夫是譚克博士帶出來的天才工程師之一,畢業于阿根廷一所普通國立大學,短短幾年成長為優秀的飛機設計師,而且設計出的汽車不比德國奧迪汽車差,只是圣赫塞并沒有發現這樣的人才。
在菲利普工業和圣馬丁飛機都能搞出這么優秀的汽車設計的時候,圣赫塞也覺得雷頓汽車有大問題了,可能是人的問題,也可能是機制的問題,但首先還是人的問題。
對比一下,雷頓汽車的管理人就是一群飯桶,菲亞特600,這款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汽車之一,卻不能抄出一款優秀的汽車。
與雷頓汽車相反,圣馬丁飛機實打實變成了一家綜合性的飛機制造商,擁有自己的鋁工廠,發動機設計團隊,電子廠,甚至有專用的玻璃廠,涂料廠,幾乎都能自己生產,幾乎都是為了制造戰斗機而成立的。
但事實同樣是殘酷的,阿根廷有限的飛機市場需求不足以養活圣馬丁飛機廠。
譚克博士從其他項目入手,讓圣馬丁飛機開始實現自給自足。
圣馬丁飛機公司埋頭干技術的人很多,研究成果也很多,人才濟濟,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設計團隊,最先進的設備。
短視的圣赫塞沒有發現圣馬丁飛機的優勢,也沒有發現圣馬丁飛機廠的優點,他只看到了核子武器,只看到了兩彈一星。
圣赫塞骨子里到底還是資本主義,似乎阿根廷的氣質在他身上也越來越多,好在他沒有陷得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