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科恩財團支持,如藍云服裝紡織、菲利普工業股份,美年達飲料股份,肖恩玻璃股份,布蘭卡市港口股份外,其他幾家公司成為炮灰,包括最著名的布諾電子,布諾電子最終被美國人收購。
圣赫塞也從一開始的樂觀,然后迅速改變觀念,最后更是直接介入,對交易所進行接管,并進行大量的改造和改革,才緩解并走出交易所倒閉的危機。
他慢慢把元氣大傷的阿根廷國家證券交易所重新拉升回來,采用漲停跌停制度,規定每天漲跌停不再是無限制,而且嚴格制定股票交易制度。
他啟用了更大膽的上市計劃,加快上市審核,把上市公司數量規模迅速擴大,而科恩財團與紅杉調集大量資金,與外國資本作戰,讓外國資本并不能從中獲取超額收益,并被牢牢套住。
交易所發展走上正軌后,總市值重新攀升到000萬美金,從000萬美金到1億美金足足用了267天,從1億美金到億美金則用了171天,從億到10億美金僅僅用了44天,交易所的狀況重新好起來,上市融資成為布蘭卡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器。
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如果一個后發國家想要實現工業化,借助外國工業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圣赫塞從來不排斥外國資本的進入。
從大殖民時代,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歐美都是先發國家,已經有了成熟的工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后發國家可以直接拿來學習,省的走彎路,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靠自己永遠只能閉關鎖國,落后于世界。
阿根廷在這些工藝基礎上可以進行創新,實現追趕甚至趕超歐美先進發達國家。
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前有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蘇聯新經濟政策和五年計劃,后世新華夏的改革開放,無一不是成功的最佳范本,抄總是會抄的。
阿根廷國家證券交易所的市值更是超過了布宜諾斯艾利斯證券交易所,平均市值達到了10億美金,目前市值最大的公司是漢斯鋼鐵股份,市值高達6000萬美金,也是阿根廷最大的上市公司。
漢斯鋼鐵作為布蘭卡市第二大鋼鐵巨頭,背后的漢斯家族與聯邦德國有一定聯系,也和拉普拉塔鋼鐵公司一樣,可以獲得不少克虜伯等德國鋼鐵公司的冶煉技術。
加上圣赫塞集團扶持,漢斯鋼鐵已經不僅限于鋼鐵冶煉,進行了多元化布局,在機械制造,建筑材料,汽車零部件生產、房地產等多個行業都有涉足,是布蘭卡市最重要的商事企業之一。
在阿根廷總統府大量引進外國資本,發展國家經濟,外國資本大量收購阿根廷各種工廠的時候,頑強的布蘭卡市和拉潘帕省交了一張滿分答卷,事實證明,阿根廷本土工業并沒有被徹底擊垮,而是繼續迅速發展起來了。
阿根廷本土工業并沒有被外國資本擊垮,這除了阿根廷本身沒有太多工業外,圣赫塞的重工業布局為為布蘭卡市本土工業了大量的優質廉價原材料和便宜的廠房房租以及廉價電力,可以生產出便宜的各種工業品。
而這些工業原材料的源頭,是曾經的工業發展計劃委員會和他們的國營資產委員會,他們都擁有同一個創始人,那就是圣赫塞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