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兩大委員會對工廠的干預已經越來越少,市場派最終占據了上風,畢竟阿根廷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兩大委員會重組為新的國營資產委員會和工業部,成為正式文官機構。
布蘭卡工業發展計劃委員會曾是阿根廷最神秘的幕僚機構,很多人才其實來源于科恩財團下的很多公司,他們設計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工業發展計劃,畢竟有錢也要省著花。
圣赫塞在工業發展計劃委員會選拔出了一大批高級文官,為后來整個城市的經濟和工業化了人才。
兩大委員會建立了一大批工業園區,從臨港工業區到雷頓汽車工業園,面積越來越大,資金越來越雄厚。
近幾年整個拉潘帕省電價一直沒有上漲,拉潘帕省專門成立電力工業部和電力管理局,對電力工業發展和電價都管控較緊。
整個拉潘帕省已經有五大電力公司和三大能源公司,在電力工業已經是世界二流甚至到一流的水平,大量引進歐美特別是法國人英國人的發電技術,在煤炭電力,天然氣電力和水能資源電力均有大量進步,組建了一張規模龐大的電網。
電價跟糧食一樣,影響面很大,從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高質量追求角度考慮,只能穩電價,不敢輕易漲價。
對于電力系統來說,成本上升,電價穩定不動的話,電力系統將無法消化轉型成本,如果靠政府補貼,將不可持續;即使通過技術進步提高,效率、抵消成本,空間也有限。
因此,當然,市場化的手段不是簡單地轉嫁成本,而是通過市場化的價格信號,改變產業的格局,推進相關的改革。
所以圣赫塞對于電力設施的看重是肯定的,特別是國營公司基本全面掌握了發電份額的90,另外10則是科恩財團,在基礎性設施建設方面,圣赫塞并不打算讓私營資本介入,至少在布蘭卡市的發展過程中是不被允許的。
而只有國家強大了,才可以讓國民享受到更多福利,必隆時代的超前福利本身并不可靠,反倒是布蘭卡工業發展起來后,普通工人的工資也逐漸可以達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水平了。
布蘭卡市國營工廠還擁有了不少社會主義社會才有的福利,比如可以過得免費住宿,食堂吃飯補貼等,幸福指數很高,帶動民營工廠也不得不參與其中。
而利潤不是國營工廠的唯一追求,帶動工業發展,提高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帶動就業,賺取外匯等職能也讓國營工廠工人擁有更好的榮譽感。
這里行業豐富、工作機會多,布蘭卡市人口只有二十多萬的時候,就吸引了很多阿根廷人來這里工作。
而布蘭卡的氣質是如此與眾不同,除了東區西區兩個老城區,其余的城區是由鋼筋混凝土構筑的現代化城市,是廠房和機器組成的工業園區,也是華麗性感的探戈和美味的各種各樣的餐館,是阿根廷最有活力的夜生活,是所有的新移民組成的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