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蘭改進生產流程砍掉多品種、小批量輪番生產的傳統生產方式,讓改建引進的生產線發揮更大作用。
圣赫塞對斯特蘭的能力也十分看重,為表彰他的杰出貢獻,布蘭卡市柴油機廠被更名為斯特蘭卡爾動力公司,并把幾家相關的工廠并入,增選斯特蘭為下一屆布蘭卡市議會議員備選,讓斯特蘭極為感動。
布蘭卡市議會議員規模已經從一開始的13人增加100多人,平均4萬人就有一名議員,新增選了很多外來人員的代表,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已經基本可以照顧到大部分人的權益。
圣赫塞曾對布蘭卡市議會進行多次改組,議員不管是地位還是提案的權力都是很高的,議員如果從政的話,后續還可以獲得競選區長,縣一把手的權力。
布蘭卡市的很多議員都是圣赫塞智囊團成員,對布蘭卡市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力,很多優秀提案也會被布蘭卡市政廳采納。
議會也并不是平和的,吵架打架的事情常有,很多小團體,也有不少圣赫塞的反對者。
在阿根廷引進技術方面,艾德禮首相和他領導下的英國,是最佳技術來源,美國人的技術拿不到,差一點的英國技術也是不錯的。
英國佬除了引導汽車廠合并外,還不斷出臺規定,強制性提高汽車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這就讓原本活躍的中小車企更加活不下去了。
不切實際的福利是一切災難的根本,圣赫塞深以為戒,在布蘭卡市,他砍掉了除基礎保障外的福利,節省了財政支出的同時還節省了本土公司的運營成本。
布蘭卡市的現在不管是市政廳還是區政廳,現在都是事情一大堆,一堆破事需要擔憂,不管是哪個重要的一把手的位置上,決策,責任,指導,都是實際意義上的壓力。
特別是瘋狂涌入的人口,對于圣赫塞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印度裔阿根廷人已經親切的稱呼布蘭卡市是“南美小孟買”。
哪怕整體城市規劃的不錯,人多了以后,也都變成了亂糟糟的,特別布蘭卡市實際管理人口突破500萬以后。
布蘭卡市各地西班牙方言匯聚起來,形成了獨特的布蘭卡文化。
汽車工業已經成為第一個充滿全球性競爭的產業,美國、歐洲作為世界汽車生產中心,開始向海外擴張。
日本是未來第一個挑戰汽車工業成功的國家,第二個勉強加上南朝鮮,第三個則是新華夏,而在遙遠的未來,新華夏的新能源時代,崛起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啟亂殺時代,這就是世界三大汽車市場的力量。
要成為一家偉大的世界級汽車公司,必然要拿下三大汽車市場中的兩家,而只要拿下其中一家就已經可以排的進世界前二十。
阿根廷汽車工業的未來必然坎坷,畢竟離阿根廷最近的美國汽車市場和歐洲汽車市場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且隨時面臨美國佬的經濟制裁,但圣赫塞也并不打算放棄汽車工業。
“如果因為未來前途暗淡而放棄努力,那是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