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已經搞定的家庭稅收減免,科恩內閣下達給生育夫婦每月的育兒補貼、住房補貼、醫院賬單,的補貼都已落地。
如阿根廷農業稅基準是15%,但如果多養育幾個小孩,最高可以減免到10%,還可以獲得額外的補助。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數字,按照農業合作社規定,由國家負責收購多余糧食的情況仍然存在,其中的利潤由國家所有,出售到農村市場工業品的利潤一部分也需要上繳國家,農民的實際承擔在20%-25%左右,仍然遠遠低于土地改革前。
多出來的10%有一部分是用于基層政權維持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阿根廷工業化憑空多出了一個巨大的農村市場,這在以前是無法實現的,而且只有阿根廷本土工廠才能在農村市場銷售產品。
這些額外的利潤除了用于農村基層,大部分將用于工業化建設。
整個社會的育養體系都在為小孩服務,減輕新生兒家庭的撫養壓力,同時大幅度降低初級教育的付出成本。
醫療事業發展,生活物資特別是糧食無限供應穩定后,死亡率又極速降低,讓阿根廷人口增速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輕松超過了科威特,卡塔爾等國家。
加上這些國家國內的動亂,不少底層人民直接前往就近的阿根廷工作和生活甚至定居,來了就不走了,結婚生子就是最快的解決辦法。
加上原先的數量,光是巴、哥、秘、委、墨西哥五國的拉美裔達到了650萬之多,巴西裔就有220萬,比去年增加了100萬之多。
比起美利堅的經濟危機,阿根廷就業市場已經擴充到1100萬,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中長期就業崗位超過1500萬,遠遠超過了巴西,就業需求被刺激的極度旺盛。
經濟增速按比索計價增長不多,但因為比索回歸原有價值,以美金計算卻遠遠超出原有預期,阿根廷今年的生產總值按美金計價達到了266億美金,比去年增加100億美金,約億比索。
100億美金的新增產值中,有80億是工業和出口貢獻的,并大部分轉化成外匯儲備,除了購買阿根廷缺乏的礦石外,其他就是存入到央行中。
歐洲經濟情況好不少,對抗美利堅韭菜剪刀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還有歐洲盟主姿態,威望高的法國總統戴高樂,歐洲人現在能夠在美蘇之間生存的很好。
法國人仍然控制著阿爾及利亞和西非,大英靠著英聯邦勉強茍活,盡管殖民體系崩潰已成定局。
五常中最沒聲量的反而是還沒有獲得正式承認的新華夏。
阿根廷國營資本膨脹最快,不管是資產規模還是銷售額。
這些新移民直接為阿根廷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科恩內閣為了發展工業化已經不擇手段,大城市低價提供住房,發達的農業和制造業提供了充沛廉價的生活資源,人口迅速增加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第三次工業革命在發達工業化國家開展,阿根廷也吃到了一點蛋糕,建成了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發展了鋼鐵、機械、化工、煤炭、電力、石油、輕紡等傳統工業,建立了汽車、飛機、電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動化儀表儀器等新興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