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鐵路!鐵路!
隨著巴西內戰的爆發,阿根廷與巴西的實力平衡終于有所改變,天平不再偏向于巴西人。
但誰也無法預料這場戰爭能打多久,但肯尼迪政府對于突然爆發的巴西內戰非常感興趣,這場奇怪的戰爭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幾乎沒有人看好巴西南部三州,但很多人樂意看到一個削弱的巴西,包括法國英國和蘇聯。
按道理,這樣的戰爭在現在的巴西幾乎不可能發生,顯得非常詭異,起義軍隊武裝速度也非常快。
美利堅智囊團推算,應該是軍隊系統推翻現任巴西總統府,讓巴西成為軍政府,這樣的趨勢已經在哥倫比亞,巴拉圭,秘魯等國家出現,如果算上半吊子的圣赫塞,則已經在南美大部分國家實現了軍政府。
中情局在南部三州的情報系統有些失靈,而查出的起義軍經濟流動顯示,起義軍一開始的資金就是來自巴西內部,購買阿根廷軍火也僅僅是因為便宜好用,和南洋地區一樣。
阿根廷的輕武器貿易遍布全球,低成本開發復制,兼具性能高和價格低,通用化設計,全世界主流型號都能在阿根廷找到替代品,不管是正規出口,還是國際渠道走私都已經跑通了,美利堅和加拿大的不少州也進口阿根廷貨。
肯尼迪奉行“新邊疆”政策,在經濟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如為了走出經濟危機,進行了減稅,新的貨幣政策,但美利堅的經濟形勢并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惡化了,美利堅通貨膨脹嚴重,不少壟斷組織提高了商品價格。
巴西人在國際地位上尋求大國不是一兩天了,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成立,巴西都希望成為常任理事國。
一戰到二戰,巴西人從成為獨立大國到尋求美巴結盟,都是希望成為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但都遭遇了失敗。
當然,阿根廷從必隆時代開始,希望走第三條路線也是希望成為大國,基本上只在拉美和歐洲有一點影響,但基本上不大,阿根廷以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和巴西一決高下。
如今阿根廷在國際上并不主動尋求大國地位,畢竟這對阿根廷毫無意義,只能引起美利堅和蘇聯,英國法國的敵視。
阿根廷交好蘇聯,新華夏,以及華約國家,加拿大,南非也僅僅是為了做生意,不做政治上的考慮,副總統出訪帶的最多的基本都是商業團隊,阿根廷目前基本上很少在聯合國發生,只是老老實實做生意,默默發展實力,甚至對馬島也沒有和英國聯系。
阿根廷的目標是完成工業化,并以此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最重要的是硬實力,國家之間,拳頭最硬。
阿根廷的第五研究院的秘密核武計劃,月神計劃,核潛艇計劃都在穩步進行中,這才是阿根廷該努力的方向。
……
土地改革推進的第二個年頭,阿根廷農業仍然保持了高速發展,農村人口得到了很大的增長。
不在統計范圍內的人口數量也很大,這和阿根廷權力不能完全達到村一級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