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國家統計局組建和農業部調整,統計數據也會越來越精準。
越來越高效的農業系統可以養活激增的人口,甚至再增加三四倍都不是問題。
發展農業可以容納巨量的就業人口,遠比畜牧業好,正常放牧5000頭牛馬,大約需要6600英畝的土地,只需要雇傭3個工人。
但如果是農業種植公司或者一個小型村落,采用機械化的情況下,卻可以雇傭50-100名工人,如果機械化程度不高則需要200-300名工人,而如果是一個小村莊,則可能有500到1000人,這可以極大的激發農村人口的增加。
因為新移民也有機會獲得土地,所以阿根廷村莊數量也越來越多。
電力網絡的擴張讓越來越多的阿根廷人用上了電,特別是電力發達的地區。
阿根廷農村的木頭房子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特別是靠近城鎮工廠的地方,便宜的水泥和鋼筋通過鐵路運輸到阿根廷各地,讓磚頭混凝土架構的獨棟大房子越來越流行,農民們收入提高后,新房子迅速風靡起來。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可能是阿根廷缺少石頭,這讓農村地區無法獲得足夠的小石頭搞定混凝土地板和樓層,新房屋的高度基本上不超過3層,而高樓層的家庭被視為實力的象征,能搞到碎石子在阿根廷農村并不太容易。
封建殘余和壓迫被取消后,一些小問題已經不能阻擋農業和農民的進步,本土工業的快速發展也讓外國壟斷資本的利潤不再豐厚,讓阿根廷經濟獨立性再度提高。
農業的產業鏈也越來越深入,如飼養奶牛,不僅可以生產牛奶,還可以生產奶粉,越來越多的阿根廷普通人也開始用牛奶,奶粉作為嬰幼兒的食品,取代了母乳養育的麻煩。
布宜諾斯艾利斯引進了雀巢公司和法國達能公司,發展奶牛養殖,奶粉生產工廠,本土的普拉里食品,達頓食品,圣科爾食品,布蘭卡食品,阿科爾食品,莫利諾斯食品,拉斯比納食品等公司也不甘落后,引進新設備生產奶粉,很快成為世界主要奶粉出口國。
在一批英國和美利堅外資食品公司被壓制后,阿根廷引進了一批歐洲食品公司,他們比起美利堅公司,更加溫和,也不敢肆意違法。
目前阿根廷的公司法律中,雇工10人以上才被視為工廠,10人以下的歸為家庭小作坊,并不納入正式工廠以內,而這樣的小作坊在阿根廷的數量有超過6-7萬家,以往這些作坊曾作工廠的統計部分,用于經濟統計的重要數據。
但仍有不少小工廠沒有被納入范圍,因為被統計為正式工廠需要繳納比較高的所得稅,所以很多工廠拆分為兩個,三個,甚至多個,這也是阿根廷工廠數量看起來不多的原因。
阿根廷農業開發深入,不再是簡單的出口農產品,而是開發深加工,既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風險。
如原來只出口凍牛肉,凍牛排,現在牛肉罐頭,牛肉火腿腸,牛肉干,牛肉松,牛肉醬,牛肉粒,牛肉丸,等產品也比較受歡迎,甚至能出口到巴西,美利堅這樣的牛肉生產國,降低了出口稅。
……
阿根廷就像一個虛弱的快要掛掉的人,通過穩定貨幣,土地改革,經濟改革,教會改革,貿易發展,金融改革,吸引移民,重視商業,增加投資,擴大消費,削弱工會,削減福利,以工代賑,建立強大國營公司,引進新外國資本和技術,重新補足了元氣和根基,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把病人變成一個正常人,開始了正常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