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級權力不再是全面管縣,而是通過市一級來管,原先阿根廷的省就是一個大號的市,權力基本上只集中在有限的幾個發達的大城市,其他落后的縣很少管,相當于一個市只管市區,周邊的郊區,農村不管,也管不到,因為權力被地主大農場主把持了。
現在的阿根廷省成了真正的省,不僅要管發達的廣域市,還要管地方上落后廣域市,從礦產到農業開發,從經濟發展到教育建設。
相對來說,省一級的權力還是擴大了,但內閣的權力也擴大了,同時不再是高度集中,緩和了內閣和各省的關系,矛盾也從緊張的權力糾紛轉變成經濟發展和考核,稅收的關系。
廣域市改革工作推進優化了阿根廷行政區劃體系,建國一百多年來的區劃問題解決了大半,減少了行政層級,讓內閣權力達到了縣鎮一級,行政效率也大大提高,地方的穩定性也大大提高。
廣域市的組建也基本達成了文官體制改革,讓一批有能力,有晉升欲望的人可以進入新角色,有動力發展經濟工業化,扭轉阿根廷地區不平衡發展的現象,一批優秀的老文官也進行了重新聘任。
阿根廷新招聘的大批文官也有了更好的去處和奮斗動力,由于經濟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所以優秀的年輕人更愿意前往更發達的四省一市。
新文官考試也基本斬斷了地方豪強壟斷一方的歷史,補充了新鮮血液,通過反對腐朽,清洗劣質文官,土地改革,配合省域合并,基本完成了地方權力的更新,對于支持科恩內閣改革的,有一定優待。
文官改革遠遠沒有完成,但很多省的實力也在增加,地區不平衡問題正在改善,科爾多瓦省和圣菲省不再是具備領先優勢的大省,差距已經縮小,這可以磨滅掉他們的野心。
地方省市承載著工業產業培育的重任,把招商引資看作頭等大事,爭搶工業化非常迫切,而沿海的一些城市則通過培育本土公司而出現經濟好轉。
如靠近烏拉圭的恩特雷里奧斯省,更名為雷里奧斯省,重點發展坎帕納市,康斯坦薩港,圣佩德羅市,羅薩里奧對岸的維多利亞市,圣菲市對岸的巴拉那市,還有拉巴斯市,經濟均出現高速增長,人口從幾年前的60萬增加到290萬,是吸收巴西新移民最多的省之一,如今整個省的人口比烏拉圭還多,預計在2年內經濟規模就能超過曾經的東岸省。
阿根廷北方邊境地區接納的新移民數量最多,除了巴西巴拉圭烏拉圭,來自玻利維亞和秘魯的新移民數量也很大,阿根廷民族融合,讓這些新移民逐漸阿根廷化。
雷里奧斯省高官戴曼·巴爾斯克能力出色,能屈能伸,是個出色的家伙,曾長期擔任巴拉那市市長,他選擇從不妥協激進黨跳到統一民族黨工作,并組建了新一屆雷里奧斯省省政廳。
任內也一直擁護科恩內閣的統治,迅速推進了土地改革,經濟發展非常快,如今巴拉那市的人口規模達到了120萬,已經成為巴拉那河下游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極為繁華,流動人口極多。
巴拉那市曾經差點取代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阿根廷的首都,不過當時的烏爾基薩總統的決定被強烈反對。
雷里奧斯省的艾爾特哈爾集團曾是阿根廷最大的地主之一,控制著雷里奧斯20萬公頃的土地,在土地改革后,雷里奧斯省以價格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對大量土地進行了贖回,進行了溫和的土地改革。
艾爾特哈爾集團進行了改革和發展,從地主變成了資本家,發展農業加工業,加上一些扶持政策,艾爾特哈爾公司成為阿根廷著名的糧商和食品商。
與此類似的農業集團在阿根廷有十多個,如內烏肯省的洛斯格羅博集團,在大多數省份,發展農業仍然是主要的工作任務,工業化只在省府和一些有潛力的城鎮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