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不少沿海省進行更名的原因也很簡單樸素,除了縮短不必要的長名,難讀且不好聽,也是為了更好的吸引新移民,更好的吸引外資。
除了保留具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其他很多省市均進行更名,一是要簡短,進行縮寫好拼寫,二是盡量不要重名,科恩內閣專門成立一個下屬機構,對阿根廷各地地名進行整理,更換。
圣赫塞的老家也順勢更換了名字,科爾多瓦省進行改革后,全省拆分為12個城市,分別是科爾多瓦市,圣馬丁市,圣弗朗西斯科市,巴萊里亞市,拉沃拉耶市,里奧夸爾托市,莫特羅斯市,圣卡洛特市,多洛雷斯市,米特雷市,德爾霍斯市,杜爾塞市。
圣赫塞正是位于西北角地區的德爾霍斯市的德爾查尼亞縣,莫伊拉鎮,巴耶納爾村,德爾霍斯市剛設立的時候本來打算命名為圣赫塞市的,畢竟好不容易出了個名人,而且本地剛好就有一個圣何塞鎮,不過為了支持查科大開發計劃,內閣先批準了拉夫耶堡市的更名,并直接提拔為新省會,新城市命名為德爾霍斯市。
德爾霍斯市設立后,發展很快,加上交通便利,又是鐵路樞紐,目前已經有工業企業33個,城區人口也很快發展到2萬人。
科恩家族也在巴耶納爾村分到了20英畝的田地,身為老科恩家族唯一的繼承人,他在村里的房子也空了出來,自從父母去世,他已經12年沒有回到村里,但是附近的幾個村莊都有他曾經的手下,當初50多名高喬老鄉手下,基本都退出軍隊。
除了一些天賦好的還跟著圣赫塞做事,剩下的大多在科爾多瓦市或者在圣馬丁市定居了,娶妻生子,生活上大多數過得不錯,有的則回到了村里,阿拉貢有時候也會幫一下他們。
阿拉貢曾多次回村里度假,圣赫塞分到的田地也被村里人照顧的不錯,現在巴耶納爾村發展的也不錯,不少高喬人回來定居,分到了土地,貫徹落實了多生小孩的政策,比起圣赫塞小時候稀稀拉拉60多戶人家,300多人,現在整個巴耶納爾村已經有900多人。
這里本身就是地廣人稀的地方,面積13000平方公里的德爾霍斯市也才8萬人而已,高喬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像圣赫塞本人就沒有兄弟姐妹,據村里人說他小時候曾有個妹妹,可惜1歲多就夭折了,那時候他也沒有太多的記憶。
現在村里的家庭,基本上都有好幾個小孩,多的像阿拉貢,不僅有個大老婆,還有3個小老婆,雖然不能登記,小孩數量已經有15個。
科恩內閣通過重點培養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以外的幾個大省,用于平衡原來內陸各省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今年將在薩爾塔省,科爾多瓦省,圣菲省,內烏肯省等多地內陸省新投資籌集30億美金,用于發電站,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由最富裕的二省一市進行支援。
如新成立一年多阿根廷國家天然氣公司與阿根廷南方石油公司共同開發內烏肯盆地的瓦卡·穆爾塔礦產,這里是形成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巖層,建立2個新的天然氣發電站。
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阿根廷南方石油公司也將繼續在南方的火地島,還有巴塔哥尼亞的石油進行開發,以及沿海石油開發。
1962年7月9日,在科恩內閣的主持下,福莫薩省與查科省經過長期磨合后,正式合并,建立更加強大的查科省,省府遷移到中部小城圣赫塞市,圣赫塞市的市政廳,省政廳在2個月前剛剛落成。
此前已經建立起以圣赫塞為中心的新查科省公路網,最重要的鐵路也在圣赫塞市設置中心點,圣赫塞市已經發展成可以與兩大舊省府比肩的中等工業市,發展潛力巨大。
圣赫塞市資源豐富,對開設工廠很有利,很快成為查科省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同日,米西奧內斯省與科連斯特省也正式合并,新省定名科連斯特省,南部2市劃撥到恩特雷里奧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