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腳飯和炸雞的流行,背后自然是阿根廷養豬和養雞數量的大量增加,去年阿根廷豬肉出產已經達到700萬噸,雞肉出產達到了450萬噸,大量廉價的豬肉和雞肉,取代了其他牛羊肉類,成為阿根廷人餐桌上的寵兒。
雞肉價格比較便宜,因此阿根廷雞肉消費量非常大,僅次于豬肉。
阿根廷人養雞采用機械化養殖,美國式的大型農場養殖方式很受歡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養殖成本。
阿根廷養殖戶為了防止肉雞生病,在雞飼料中摻雜各種抗生素讓雞吃下去,這樣可以讓小雞快速長大,不容易得雞瘟,唯一的缺點就是抗生素吃多了,口感一般。
就雞肉來說,為了出欄率,基本上45天就能出籠,這些雞就催重到1公斤多甚至更大,這些沒有運動的雞一輩子都待在小小的籠子里,口感非常普通,所以不得不通過各種香料或者煎炸掩蓋口感,讓雞肉變得更加好吃。
目前養雞養豬出產量最高的已經變成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潘帕省只能排名第二。
就城市排名來看,布蘭卡市仍然是阿根廷養雞養豬數量最多的城市,郊區有超過1000個中大型養殖場,進行工業化飼養,其中一些大型農場甚至飼養了多達100萬只的肉雞。
在科恩時期,布蘭卡市就大量養殖肉雞,養殖肉雞的成本相對比較低,飼養周期比較短。
現在阿根廷的養雞上下游公司通過簽合同促進了肉雞產業的規模化,養殖公司為養殖者提供雛雞、飼料、疫苗、獸醫技術,養殖戶提供場地人力和設備,生產過程由養殖公司進行監督,成雞由公司統一收購。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南部的大部分養雞場很多由布蘭卡市的大型養殖公司控制,與飼料生產企業一起生產養雞養豬的玉米飼料,木薯飼料。
這些雞肉,豬肉大大豐富了阿根廷人的餐桌。
偏遠農村的餐桌還是不夠豐富,因為無法進行交換,采購物資也麻煩,農民們生產的糧食多了,只能吃的飽一點,只能通過市集改善生活水平。
國營農場的條件比較好,不僅有豐富的供給,也有豐富的產出,交通大多便利,和城市供應差不了太多。
上層人士也不喜歡頓頓牛排牛肉,講究營養均衡,法國菜,意大利菜,華夏菜在阿根廷有錢人的世界比較流行。
在安第斯山脈附近建設大大小小的水電站超過500個,可以為農業開發,村鎮建設提供了充足的電力。
這些水電站由一半是安第斯電力開發公司負責,地方省也進行投資,還有其他電力公司,電力盈余除了納稅外,將用于安第斯山地區農業開發,為發展積累資金。
60年代以來,阿根廷電力負荷的需求迅速增長,促使安第斯電力公司積極建設水電站和火電站,并洽談建立阿根廷西部地區的核電站。
目前安第斯電力管理了西部大大小小51座發電站,主要由各省的國營發電站組成,經過整合后成立了安第斯電力公司,為西部地區發展提供充足電力,電力設施由國家撥款以及舉債,爭取能夠盡快發電盈利,還清貸款。
科恩內閣政府對安第斯山電力開發項目給予大量撥款,這種撥款基本上是無償的,僅需要交納少量的資金占用費,累計撥款金額已經有6千萬美金。
去年,安第斯電力開始在國內發行債券,為發展電力籌措資金,占據公司發電站建設資金來源的一半以上。
現在安第斯電力管理了近300萬千瓦發電量,是阿根廷最大的公共電力企業之一,在建的發電站數量超過100個,以中小型發電站為主,在建發電規模達到7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