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內烏肯省則是阿根廷核能開發的第二個重要省,阿根廷國家核電公司計劃在這里成立重水廠,并規劃建立內烏肯核能發電廠,與布蘭卡核能發電廠相比,規模更大,技術更先進。
阿根廷目前建設1臺30萬千瓦機組的重水堆核電站,由阿根廷國家核電公司負責建設,第五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援,在經過與加拿大和德國談判后,最終引進了德國西門子重水堆技術建設布蘭卡1號機組,計劃于1964年完成并網發電。
而內烏肯核電站的2個機組是在結合了德國西門子技術后,進行了大量的新技術研究,引進加拿大壓水堆技術,開工建設核電機組內烏肯1號和2號機組。
內烏肯核電站將會采用阿根廷自主研究的壓水堆技術,一共2臺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成為阿根廷電力的重要來源。
這兩年安第斯山脈各大河流上流流域進行綜合治理,成立流域管理局,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減緩,上游的山地和丘陵大量改造,種上了經濟作物。
很多農產品加工廠可以直接設置在發電廠附近,如門多薩省的咖啡豆加工廠和葡萄酒廠數量位居阿根廷第一,是阿根廷西部最發達的農業省之一,僅次于薩爾塔省。
門多薩省人口今年達到180萬,農業人口占比位居阿根廷第一,是阿根廷的農業老區,橄欖、苜蓿、蔬菜和棉花的種植數量也位居阿根廷前列。
在統一民族黨的領導下,門多薩省的土地改革初步完成,農村地區基本實現農業合作社化,雇農和自耕農都獲得了土地,
門多薩省建成1200個示范農場和良種場,引導農民發展高產農田,農業產值比1950年增長3倍以上,養豬,牛,羊的比例大大增加,無害化處理的各種有機肥改善了土地肥力,農業水污染問題基本解決。
對于不適宜開發的山地和丘陵,各省發展水土保持,安第斯山西部各省已擁有約1810萬公頃的森林,灌木林。
這些規劃基本上和農業部相關,由各地新成立的農學院負責規劃。
農業部土地改革前,阿根廷就開始建立農業類大學,并快速建立起阿根廷農業高等教育體系,農業類院校總數達到了50所,包括一批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農業部在內烏肯省西部的薩帕拉市建立安第斯農業大學,門多薩省的門多薩市成立門多薩農學院,內格羅河省的圣卡洛斯市成立圣卡洛斯農學院,薩爾塔市成立薩爾塔農學院,專門研究安第斯南北山地地區的農林業。
這些農學院由農業部的阿根廷農業大學和科爾多瓦農業大學支援建設。
大部分農業類院校的創辦主力是地方市政廳,由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大學生數量參差不齊。
最近兩年,科爾多瓦省和圣菲省的農業發展速度是最快的,優越的地理條件讓他們的糧食產量重新超過了拉潘帕省。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是阿根廷農業無可爭議的第一,查科省的糧食產量增速則非常驚人,大量的國營農場開始產出各種糧食和經濟作物。
阿根廷中東部地區的農業地位不可撼動,西部安第斯山地區的農業則是重要補充。
土地改革過程中,統一民族黨吸收了150萬的農業代表成員,全國六分之一的農民加入了這個組織,這讓統一民族黨成為阿根廷第一個大量接納農民成員的黨派,也因此成為阿根廷人數最多的黨派,總數超過400萬。
統一民族黨有250多萬的工人成員,總人員數量遠遠超過了其他黨派的聯合。
統一民族黨和墨西哥革命制度黨有些類似,大量吸納阿根廷社會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