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阿根廷的工業化水平只有法國的三分之一,資金投入還需要科恩財團補貼,建立各種工廠。
阿根廷秘密發射了一枚1500公里射程的中程導彈,有了蘇聯“飛毛腿”導彈技術和新華夏導彈技術雙重加持下,阿根廷的導彈研發技術繼續加快。
……
查科開發計劃北部地區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貝爾梅霍河流域,南部開發計劃則將圣地亞哥省,圣菲省北部包含在內,通過薩拉多河流域,將巴西難民勞動力投入農田開墾與道路建設,由生產建設兵團進行監督管理,配合水電站和水庫開發,既擴大耕地面積,增加北部工業地區的發電量,又改善了基礎設施。
目前大部分巴西裔已經定居到查科三省,地理環境最差的圣地亞哥省總人口都超過130萬,農業發展迅速。
隨著叛亂事件平息,治安逐漸穩定下來,其中有六分之一巴西裔繼續往南方地區遷移,喜歡種地的開墾西部安第斯地區和巴塔哥尼亞地區,喜歡打工的就前往各地工業城市。
1965年1月,查科省,圣赫塞市,巴爾塔縣,巴依爾鎮,
這是一個新城鎮,安置了有1萬名巴西移民,本地阿根廷人加上生產建設兵團也有1.8萬人,是一個繁華的農業大鎮。
這樣的安置鎮在查科地區大約有120多個,工業安置鎮的規模則比農業鎮大3倍左右,比例基本和當地人在一比二左右,一些巴西裔叛亂嚴重的地區,建設兵團人數就更高,民兵數量也更多,而且強制分散。
混合城鎮讓查科地區的開墾和農業發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獲得了寶貴的勞動力,巴西裔新移民受《移民保護法》的保護,基本和本土阿根廷人的待遇一樣。
警察廳的派出機構,當地市縣的法院派出機構,在審理糾紛矛盾的時候并不會偏向于阿根廷人,這是科恩內閣嚴格要求的。
這在很大程度上安穩了巴西裔的人心,而且不管是教育還是醫療,待遇都是一樣的。
村莊遠處傳來拖拉機的轟鳴,新移民的村莊像棋盤般鋪展開來,村里的房屋大多數都很新,修在道路的旁邊。
這是一個巴西裔和阿根廷人混合的農墾村莊,規模比較大,居住了很多兵團家庭。
巴西裔村民瑪麗亞抱著啼哭的嬰兒擠上卡車改裝成的農村巴士,她身后是成排的磚混房屋,屋頂插著阿根廷國旗,顯示這里已經不是巴西,瑪利亞哄小孩的時候偶爾還夾雜著葡萄牙語。
她要去鎮上新建的婦幼保健衛生院領取生育營養補貼和給兒子打疫苗,1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5個比索,車上基本都是各地的村民,車開的很慢,水泥路相當平坦寬闊,這是一條新修的省道,偶爾路上還有帶小孩的村民上車。
她的丈夫羅伊爾是一名巴西士兵,死在了里約熱內盧戰場,為了生存,不得不嫁給了他的弟弟,年輕的喬伊爾,一名剛考上圣保羅州立大學的年輕人,如今是一位阿根廷農民。
兩人的第二個孩子小羅伊爾·赫珀手里攥著從圣保羅帶來的塑料玩具,商標上的“madeinbrazil”字樣被太陽曬得發白,大女兒莉莉安已經會走路了,她在村里的托兒所待著,只有晚上才送回家。
瑪利亞經常會想起在圣保羅的快樂日子,戰爭徹底摧毀了那個郊區的家庭,丈夫死亡的噩耗,2年多前被迫逃出圣保羅,最后輾轉來到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