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奧加耶戈斯作為省府自然條件不錯,人口本來也不多,目前有16萬人,大約是全省的三分之一,科奇港區作為北部人口最稀疏的郊區,人口也只有1萬人,這些新移民的到來為當地提供了重要的人口,區政廳領導團隊在教育方面建立統一的學校體系,讓新移民的后代與阿根廷本土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促進文化融合。
科恩內閣將里奧加耶戈斯市更名為圣里奧格斯市,進行重點投入發展,成為吸引智利移民的橋頭堡,特別是麥哲倫大區的蓬塔阿雷納斯進行壓制。
圣克魯斯省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石油和煤炭,這些資源的開發逐漸加速,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圣克魯斯石油是南方石油重要子公司,圣克魯斯礦業則是本省最大的礦業公司。
最近3年,科恩內閣大量資金投入用于改善圣克魯斯省的基礎設施,如港口、鐵路和公路等,建立了工廠,涵蓋制造業、能源和資源加工業等。
圣克魯斯省吸引了不少智利南部的新移民定居和工作,麥哲倫鎮的智利移民數量也是其中比較多的,這次為了保證新移民能夠安穩,科恩內閣投入了不少資金發展基礎設施,當地人也因此受益,幾乎不存在什么沖突,在地皮多過人的阿根廷,特別是土地改革后很多都是國有土地,很少有人會為了偏遠荒涼的土地爭斗。
……
奧格蘭軍事政變后,北方巴西新政府,因為國內市場仍然巨大,加上里約熱內盧這個超級港口和工業城市的恢復,國土面積也大,開始慢慢恢復元氣。
巴西聯邦重新調整國家邊境,重新訓練軍隊,順利收回西部邊境州南馬托格羅索北方部分,最終南馬托格羅索州被分南北,奧格蘭實際只能控制三分之一。
奧格蘭面臨人口人才大量流失,實力衰退,失去了巴西市場的圣保羅工業資本,一部分流失到阿根廷,一部分重新回歸巴西。
1965年3月16日,阿根廷正式承認奧格蘭共和國的“文化自決權“,形式承認奧格蘭獨立,卻幾乎快成為阿根廷的附庸。
失去美利堅市場后,奧格蘭的農產品出口額下降37%,被迫依賴阿根廷和蘇聯的出口。
為防御巴西,奧格蘭軍費開支占比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9%,讓農業投入不足。
本土市場的缺失,失去里約港口優勢后,南方制造業出口成本上升,圣保羅州和南方三州工業進入半崩潰,奧格蘭被迫加入阿根廷市場原材料供應協議,低價出口鐵礦石換取工業制成品。
圣保羅爆發工業復興運動,要求脫離奧格蘭聯邦加入北巴西,被奧格蘭軍隊鎮壓。
奧格蘭為了對抗巴西,實行義務兵役制,年滿18歲男性服兵役2年,軍隊占總勞動力比例達4%,建立了軍事化社會。
奧格蘭巴西邊境部署超過15萬名邊防軍,兩國沖突加劇。
最新消息,約翰遜政府通過中情局秘密渠道向巴西政權提供1500萬美金緊急援助,但要求巴西不得使用美制武器攻擊奧格蘭平民,1963年《美洲國家組織憲章》第11條限制,屬于砸了自己的腳。
巴西分裂使美利堅失去戰略支點,阿根廷填補空缺,形成阿根廷主導南美洲新格局。
巴西內戰分裂讓巴西高原開發停滯,國民經濟收入下降一半以上,糧食減產超過3成,不得不大量進口阿根廷和美利堅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