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法案同時規定五成移民限額用于引進各種稀缺技能人才,提高了阿根廷移民門檻,并逐步弱化種族配額,對黑人普通移民仍然設立限制,對于技術人才放寬了很多,國家安全審查變得更加嚴格,特別是各種犯罪問題的審查。
對于優質研究人員,科學家會予以發放就業和生活補貼。
科恩內閣推動工業化發展進入關鍵期,汽車制造與石油化工領域急需德國機械師、法國化學家。
《技術移民優先法案》規定,持歐洲工程類文憑者可直接獲得居留權,且免繳技能認證費,同時享受3年免稅政策。
歐洲技術人才雖享受稅收減免,但其工作合同需包含「技術轉讓條款」。
盡管科恩內閣廢除《移民限制法》,但實際操作中仍遵循白人優先原則。
1965年2月布蘭卡市移民局內部備忘錄顯示,尼格裔申請者需額外提交無傳染病醫學證明與雇主擔保函,而歐洲裔移民僅需護照復印件。
華裔,墨西哥裔,印度裔技術人才等需要同時提供技能證書或者一定的資產,如果擁有高中畢業證書可加速入籍,這在一定程度上讓造假的新移民增加,但移民局審核并不嚴格。
如德國工程師漢斯·穆勒入職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時,須帶教2名阿根廷籍學徒,否則將取消免稅政策,帶教學徒可獲得阿根廷的工資補貼。
鄰國奧格蘭經濟發展有所恢復,只是隨著巴西資本大量遷移到雷里奧斯省,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圣菲省,很多奧格蘭年輕人也選擇成為國際勞工。
奧格蘭準備建立通往阿根廷的鐵路,海運專線,阿根廷則為奧格蘭大量輸送廉價糧食和工業品,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奧格蘭,在阿根廷的幫助下,開始了新的經濟改革。
1965年1月《阿根廷-奧格蘭經濟互補協議》出臺,奧格蘭汽車產業工人可通過跨境工作許可免簽入境。
過去1年,阿根廷新注冊外資項目516個,總金額達28.9億美金,其中工業項目投資規模占比最高,礦產開采,勘探排名第二,農業排名第三,顯示外資對阿根廷市場的信心增加,也反映出科恩內閣在吸引外資方面政策的有效性。
憑借低成本勞動力吸引西門子、陶氏化學,飛利浦等國際企業,推動經濟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