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給你的才是你的,大英帝國不給你,你不能搶!”
最后半嘶吼的語氣說完最后一句話,西爾弗頓大使戴上帽子,整理了下衣服,留下一句話,就直接從外交部離開。
“我們大英帝國,絕對不可能把福克蘭群島還給貴國。”
談判失敗了,不歡而散。
整個外交部陷入可怕的平靜,整個辦公室只有老式風扇轉動的刺耳聲音在響起。
“確實該換個風扇了。”
愛德華多部長起身后嘆了口氣,打破了平靜,匆匆前往總理大臣辦公室。
這對于阿根廷人來說是極大的侮辱,要知道阿根廷的外匯儲備最近幾年已經超過英國。
沒有太出乎圣赫塞的預料,馬島的前期準備談判失敗了,阿根廷的籌碼太少,英國佬看不上很正常。
這個傲慢的英國大使不過只是一個傳聲筒。
英國外交部對阿根廷根本性誤判在于,他們試圖用19世紀的殖民策略應對20世紀的工業文明博弈。
西爾弗頓炫耀馬來亞橡膠利潤時,阿根廷的機床產業已經能年產120架箭5戰斗機。
大使強調倫敦人口規模時,布宜諾斯艾利斯通過衛星城計劃構建的去中心化工業集群改寫超級城市發展模式。
1965年以前,倫敦郡僅覆蓋中心城區,約303平方公里。
今年倫敦中心城區的人口已下降至約280萬,還不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城區的人口多。
新的大倫敦將面積擴展至約1579平方公里,納入埃塞克斯、薩里、肯特郡的部分地區,導致人口激增,達到810萬。
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人口約700萬左右,城區人口400多萬,郊區人口在300萬左右,這批人一般是列入農村人口進行統計。
布城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核心城區三個區,10個周邊縣,目前都發展的都很好。
郊區并非完全是農村,同樣建設有工廠,但房租便宜,面積也大,目前新建了火車站,公交車站,工資比城區低不少,很多是后來合并進去的鎮和縣。
這種刻意的統計方式學自布蘭卡市,可以避免人口大量涌入城區,造成貧民窟化的政治風險,又為工業化保留了彈性勞動力池,讓勞動力價格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不會影響到工業化成本。
阿根廷兩大超級城市都在謹慎的控制人口的增長,疏散到周圍城市,防止過度城市化和貧民窟化,否則很可能突破800萬,甚至1000萬。
內閣官邸的消息很快傳到巴黎,外交部副部長兼駐法大使安德烈斯·德拉斯對此提出強烈抗議。
他將《英阿聯合公報》釘在凡爾賽條約復刻版上,當眾撕碎的《英阿聯合公報》碎片飄落在塞納河模型里,并要求駐英大使提出反擊。
第二天,駐英大使里卡多·薩爾瓦多站在大使館落地窗前,指尖摩挲著嵌有馬島碎巖的青銅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