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阿根廷農民的平均年收入大約1000美金,約80000比索,月收入在83美金,6600比索左右。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的收入提升確實非常明顯,而且生活成本要低于城市,這也是農村人口回流明顯的原因之一。
普通農民去城市并不好找工作,普通沒有能力要求的工作又非常辛苦,很多農民也在很大程度上比不上要求更低的新移民。
進入60年代以來,阿根廷農村人口規模以不同尋常的增量,幾乎增加了4倍人口,農村社區也在快速進化。
如西班牙佛朗哥政權通過壓制農民運動維持穩定,導致大量農村青年逃亡阿根廷,成為阿根廷的城市工人。
但很多西班牙的新移民工人因為文化不高,只能從事低端工作,或者重新成為阿根廷農民。
1960年代阿根廷經濟復蘇崛起,西班牙成為歐洲重要的廉價勞動力出口國,阿根廷在馬德里還有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地區都設立官方移民工作站,吸引移民。
阿根廷在南歐地區,東歐地區的移民招募工作都做的不錯。
以前阿根廷農產品通過地方集市出售,一般是每周一次的固定集市,以物易物普遍,如用雞蛋換布料。
隨著土地改革,貨幣向下流動非常快,加速了比索全面普及阿根廷。
以前的農村神父既是精神領袖,也是農村社區的調解人,是農村的掌權者。
現如今正式職位是村長,農業合作社的一把手,村一級的統一民族黨負責人,以及農村神父組成了新的農村領導團體,號稱四駕馬車統治農村。
現在鄉村教堂不再是權力中心,但保留了神父的一部分權力,更新了更多符合內閣需要的宣傳方式。
從貧困佃農到富裕地主之間的貧富差距縮小,到農村基礎設施改善,都促進了邊緣地區的發展。
權力的變更帶來了思想的解放,土地的變更帶來經濟的富裕,
意大利的黑手黨控制村莊,希臘的農業內戰遺產制造新階級矛盾,瑞典強制合并農莊帶來的理性化暴力,阿爾巴尼亞的封閉試驗帶來的饑荒。
羅馬尼亞的玉米狂想曲,佛朗哥的饑餓輸出,阿爾及利亞血棉陰影,南斯拉夫的實驗性裂痕。
危地馬拉聯合果品公司的土地詛咒,尼加拉瓜索摩查家族的牧場帝國,秘魯貝朗德改革的空中樓閣。
智利弗里德里希·哈爾的化學實驗田,多米尼加特魯希略的棉花恐怖,巴西公路割裂的原始文明。
奧格蘭戰爭的繁榮饑荒,哥倫比亞咖啡泡沫下的死亡階梯,墨西哥棉花種植的化學災難。
肯尼亞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玉米實驗,維多利亞湖的生態屠殺,剛果內戰危機中的農業崩潰。
尼日利亞的石油詛咒,加納可可經濟的黑洞。
60年代的非洲農村,是新殖民主義的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