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多薩省西部,一處海拔在1800米的山谷林區,坐落了一個小村莊。
這是一個不太知名的山谷,當地人稱呼為加爾拉拉山谷,村莊也就叫加爾拉拉村。
遠處的高山聳立在云霧上面,山頂上還有不少積雪,海拔高達6000多米,
大半座山都被云霧遮住了,早晨和晚上的霧氣最大。
五月的庫約地區,靠近安第斯山脈的天氣復雜多變。
白天陽光炎熱,山峰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雄偉。
遠處的雪山閃耀著白色光芒,終年不化的積雪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到了夜晚氣溫驟降,寒冷刺骨,讓人不禁裹緊身上的衣物,甚至比普那高原要冷一些。
好在白天的山谷中時常吹起陣陣山風,帶著安第斯山脈特有的清新與涼意。
加那拉拉山谷上村莊由一大片簡陋的院子組成,
19世紀的時候,這里曾是高喬牧人的臨時聚居點和貨物貿易集散地。
最多的時候,這個村莊有1500多人居住,跟個小城鎮似的,非常繁華。
大量破敗的院墻用土磚堆疊砌成,很多房屋都是空置的,土磚上長滿了青色的苔蘚,一些房屋用的還是石頭和紅磚。
以前盤山公路未修建的時候,這個小村莊靠騾馬小道與外界連通。
省里的盤山公路修成后,為這里帶來了新的生機。
村莊不是很大,屬于混居類型的,只有90多戶人家,500多人。
村里居住的小孩和老人家居多,年輕人大多數去遠一點的城鎮或者城市求生。
村里飼養安格斯牛與山羊,保留高喬人的騎術傳統。
20多年前開始,冰川融水開始減少,引發上游村莊截流糾紛,夏季常發生械斗。
隨著人口的減少,因為水資源問題導致的械斗已經不存在了,很多家庭選擇到城鎮或者更遠的城市生活。
這里是一處河流的上游附近,所以水資源相對豐富一些。
五六年前,一批逃避旱災的玻利維亞艾馬拉人和門多薩本地的混血農民遷入,增強了村莊的實力。
村莊最古老的建筑是一座矮小的教堂,墻皮剝落的圣像旁,卻擺著帕查瑪瑪的陶土像。
村里的古柯葉泡茶可以用于緩解高原反應,發酵玉米酒是傳統飲品。
糧食以玉米和馬鈴薯為主,其他還有豆類、花生等作物。
羊駝毛編織是重要手工業,用于制作防寒衣物和毯子。
除此之外,這里還種植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