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工業高官,對建立科爾多瓦省國營體系十分出力。
比起第一任高官還是老人,第二任的克羅初步完成了科爾多瓦省的完全整合。
科爾多瓦省的國營工業發展也非常迅速,減少對布省和拉潘帕省的資源依賴。
科爾多瓦電力公司,科爾多瓦電子廠,科爾多瓦農機廠,科爾多瓦石油化工廠,科爾多瓦儀器廠,科爾多瓦鋼鐵聯合體等多家公司迅速崛起。
國營工廠吸納了失業人口,失業率降至全國最低,大量工程師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遷往科爾多瓦。
促成全國工業分散化趨勢。
去掉了貴族的枷鎖后,科爾多瓦省重新選拔任用人才,工業發展走上正軌,內閣也逐漸投放資源,希望科爾多瓦省能構成一個新的大三角。
圣菲省則是與雷里奧斯省,科連斯特省組成另一個經濟大三角。
查科省,薩爾塔省和圖庫曼省組成經濟大三角。
圣馬丁市阿米爾家族的崛起,也堪稱傳奇。
1950年2月,32歲的敘利亞移民卡西姆·阿米爾帶著妻子和12歲的兒子埃米利奧,提著僅有的行李,一個裝滿修車工具的木箱,在布城博卡區的鐵皮屋安家。
軍政府推翻必隆政權的那天,卡西姆冒險出門,在宵禁中救回一臺被暴徒砸壞的哈雷摩托。
他用三周時間將其修復,并改裝成阿根廷特別版——加固車架以適應鄉村土路,加長座椅方便載貨。
修好后賣給一名軍隊上校,發了一筆小財,從此交了好運,改裝車訂單接連而來,成了布城摩托車改裝行業小有名氣的改裝商。
賺到錢的卡西姆租了一個修車鋪,并成立了自己的維修廠,后來賺到了一大筆資金。
一封死亡威脅信讓阿米爾家連夜坐火車前往機械工業更發達的布蘭卡市,那里還有全阿根廷最寬容的移民社區。
當時的布城非常混亂,大量的人逃離首都,躲避戰亂。
卡西姆的朋友告訴他,布蘭卡市擁有最完善的摩托車供應鏈,每天光是廢棄的牛皮足夠做一萬個摩托車座椅。
新移民建立的精密零件廠環繞港口,形成了南美洲最完善的摩托車供應鏈。
經過多年籌備,阿米爾父子在布蘭卡市郊建起300平米的廠房,因為造摩托成本太高,所以阿米爾先造起自行車,發展成了布蘭卡市小有名氣的自行車廠商。
埃米利奧順利考入圣馬丁大學,學習機械設計專業。
埃米利奧繼承家業后,引入自動化生產線,將業務從自行車拓展到了輕型摩托車,進入摩托車生產工業,并在圣馬丁市建立第二個摩托車工廠,而后整個家族搬到了圣馬丁市。
最近2年是阿米爾家族發展最快的時間,底格里斯摩托車是阿根廷最暢銷的摩托車品牌之一。
阿米爾摩托車工廠新開發的一款排量125的經濟型摩托車,售價大約在阿根廷普通工人三個月的工資,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摩托車。
這款125的輕型摩托可以靈活地穿梭在圣馬丁市的窄巷中,后座綁著的兩袋面粉紋絲不動,載2個大人也完全沒有問題。
阿米爾首款摩托車累計銷量已突破30萬輛,成為阿根廷中部地區最大的摩托車大王,并開始出口烏拉圭、巴拉圭和智利。
阿米爾摩托車與扎內拉摩托車,蘭卡摩托車,菲利普摩托車,卡爾斯摩托車,特莫諾瑪摩托車,雷頓摩托車進行競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