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內閣和布城市政廳主導了博卡區的改造工作,這也是大布宜諾斯艾利斯重建計劃的一部分。
原有工業區獲得更多發展空間,布城的南部區域一直是制造業集中地,受益于熟練勞動力和農業資源,現在直接進行管轄,不管是工業用地還是勞動力都增加了,可以更好的發展。
像布蘭卡市,經濟騰飛起來實力增加,在阿根廷也有更多話語權,得到的東西也就更多。
布宜諾斯艾利斯作為阿根廷兩大工業中心,也會在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受益。
博卡區的名字保留了下來,成為城區和郊區的過渡地帶,擴大后總面積達到了556平方千米,比原來的城區還大2倍,相當于2.5個芝加哥,總人口50多萬。
涂鴉墻被保留,但槍眼被水泥抹平。
事實上已經和原先的博卡區完全不同了,還合并了兩個大鎮的面積,原先的博卡街區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
市政廳給這里修了2條地鐵延伸線路,居住區通了水電,原本的貧民窟成了新城區。
城市道路變得寬闊,排水溝,地下水道都建設起來了。
老居民們起初不太相信布城會投入重金發展遠郊區,到了第一批連鎖超市和社區醫院落地,他們才意識到這片土地真的不一樣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定居在這里,這里房價便宜,而且交通越來越便利。
博卡區是布城東部擴張的重點,大量的國營工廠遷移到這里,迅速帶動起了博卡區的就業,直接讓這里的檔次都提高了不少。
阿根廷新建的大型國營公司,有不少已經把總部開始搬到了近郊區,讓他們可以更好的進行擴張,比如阿根廷國家郵政公司,布宜諾斯艾利斯電網公司,阿根廷國家礦業公司,阿根廷國家電力公司等大型國企。
博卡區轉型為科技與制造業混合區,重點發展電子、汽車工業。
原先的三個主城區雖然也從202平方公里增加到516平方公里,但整體用地還是不夠的。
而且很多地方無法進行工業化建設和開發,像一些歷史建筑都無法推倒,因此發展主城區外的新區就很有用了。
市政廳也從核心城區搬到了離新區更近的地方,剛好在原先核心城區的邊緣。
曾經的城市荒漠垃圾場被清理掉,足足有70多萬噸垃圾被運往新建立起來的垃圾焚燒廠焚燒,沿岸建設生態護坡和步行棧道。
惡臭的河道重新煥發生機,各種印染小作坊搬遷到更遠的郊外。
木頭房子被推倒,變成了一棟棟新樓房,各種綠植種了上去。
博卡區的居民開始自發維護公共環境,新增的居民中有不少是中產階層比較富裕的新移民。
博卡區規劃了10條主干道和16條二級公路,還有13個社區公園,建立了3個醫院,25所小學和9個中學,還有9所大學組成的東部大學城。
這些大學分別是阿根廷理工大學、阿根廷礦業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師范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科技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學院,布宜諾斯艾利斯農學院,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子學院,布宜諾斯艾利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