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薩爾塔省高官比爾和玻利維亞圣克魯斯省高官阿爾弗雷德的幫助下,成功獲得了玻利維亞真實身份和庇護。
塞恩沒有再回阿根廷,而是在獵鷹局的幫助下改名卡洛斯·瓦爾加,前往玻利維亞北部隱居,加入了玻利維亞國籍,在拉巴斯成立了瓦爾加工業集團。
瓦爾加工業集團原來是科恩財團在當地的一家礦業設備代理公司,表面上是經營礦業設備,實際上向委內瑞拉、古巴出口礦業設備,暗中繼續幫圣赫塞操控南美地下金融網絡。
玻利維亞礦石開采每年都快速增長,帕斯總統粉碎了多輪針對他的軍事政變,對于公投加入阿根廷已經有了很大的興趣,制定了三步走戰略。
玻利維亞作為內陸國,長期受制于智利,被智利封鎖出海口,與阿根廷深度合作可以借助阿根廷的港口資源,而且阿根廷也需要玻利維亞的各種資源。
現在對抗美利堅—巴西軸心的宣傳在玻利維亞極為盛行,巴西目前已經半殘,但在巴拉圭,美利堅的勢力仍然極為強大,阿根廷兄弟的幫助極為重要。
計劃的第一階段就是阿根廷與玻利維亞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優先開放邊境貿易區,如圣克魯斯省與阿根廷北部省份的合作,目前進行的非常順利。
兩國關稅同盟建立后,勞動力和資金已經實現自由流動,礦業生產的利潤大部分收入也需要強制保留在當地,保證玻利維亞利益。
第二階段是推動玻利維亞議會通過聯邦化草案,允許部分地區試行雙重國籍和聯合治理,目前也在進行了,聯合治理主要是圣克魯斯省,利益分配問題也十分關鍵。
1965年6月,帕斯在東部塔里哈省啟動阿根廷-玻利維亞公民權計劃,允許當地精英同時持有兩國護照,引起高原印第安人的反對,他們指責政府出賣國土。
為了防止玻利維亞-阿根廷聯盟威脅其太平洋霸權,智利開始秘密支持玻利維亞政變失敗的流亡軍官,為他們提供武器資助,特別是反合并游擊隊。
第三階段就是實施公投,利用民族主義話語宣傳南美一體化,淡化主權讓渡爭議,爭取玻利維亞的中產階級和西部北部省份的支持,這個也在穩步推進中。
東部白人群體已經在利益的驅使下對于加入阿根廷聯邦興趣很大,高原地區的印第安人群體政治萌芽不太明顯,帕斯還需要進行多次說服工作。
當然,只要控制好軍隊核心力量,加入阿根廷并非不切實際,玻利維亞軍方目前有三分之一控制在聯合指揮部,而是為了帶來工作。
在帕斯的默許下,阿根廷在玻利維亞各省大量培植親阿勢力。
塞恩的作用是玻利維亞阿根廷合并的秘密武器,全面整合阿玻兩國需要非常大的努力,否則好幾年就像埃及聯邦直接解體了,還不如不做。
華爾街投資明星沃倫·巴菲特一戰成名,帶走了紅杉資本核心團隊,自立門戶,并購了伯克希爾公司,進入了紡織行業。
沃倫巴菲特與塞恩達成約定,幫助紅杉資本完成收尾工作。
1953年芝加哥期貨市場炒作洋蔥期貨屠殺事件,通過分倉操控,將洋蔥價格從0.2美元1磅推高至12美元1磅,
也一次賺到了數十倍收益,然后抄底美利堅股市,大量購入低價股票,紅杉,藍色起源,黑石資本從此崛起,從明到暗操作美利堅市場。
1954年朝鮮戰爭結束后,美利堅軍工股退潮,市場情緒低迷,股市觸底,三大資本通過投資通用汽車、ibm等藍籌股實現數倍收益。
其中投資通用汽車的手筆最大,2.8美金1股低價掃貨買入,籌集了大量的便宜籌碼。
1956年,艾森豪威爾連任總統,利好釋放,美利堅股市進入大牛市,那時候的通用汽車的股票價格已經在47-48美金這個高位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