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有錢人也紛紛在星華聯邦搞了雙重國籍,科恩內閣并不禁止雙國籍,這是海外重要華裔族群,秘魯,巴拉圭烏拉圭也有華裔,但不如阿根廷多。
香江地區吸收了有160萬規模南洋外遷華裔,亞奇建國期間回流70多萬,星華聯邦期間又回流20多萬。
新臺北經濟起飛和留學生政策開放后,赴美加、歐洲、日本、阿根廷等地的留學生和技術移民增多,阿根廷吸收了其中十分之一的新移民,規模大概在數百人到一兩千人,這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不少來阿根廷的華裔都是避難的,如今定居下來,回歸走掉一些也正常,阿根廷向來不禁止移民離開,而是通過各種政策和經濟利益留住人口,吸引人才。
雙國籍對阿根廷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短時間內吸引更多的新移民,而且給新移民一個隱藏的退路。
星華聯邦引入阿根廷的生育刺激政策進行了本土化,包括國家育兒中心,集體托兒所,集體幼兒園等,緩解了育兒壓力,刺激了生育率增加。
所有華族家庭都拼命生小孩,人口增加得極其快速。
不少華族男性暗地里娶了幾個老婆,星華聯邦并不禁止一夫多妻,盡管有違祖制,卻也是不得不去做,而且是號稱繼承了伊蘭法案,大量迎娶外族分支。
歷史上的西巴布亞與印尼幾乎毫無聯系,1961年西巴布亞短暫從荷蘭獲得獨立,但印尼很快就派出入侵,形成了龐大的印度尼西亞,大印度尼西亞思潮曾意圖領導并整合馬來西亞、文萊等南島地區,很快陷入失敗。
后來黑水軍和亞奇軍獲得大量走私軍火,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先后獨立,印尼直接解體。
加里曼丹為了獲得徹底獨立,選擇與東馬來亞聯合成立新聯邦,實力有所增長,擴大了新聯邦的影響力。
讓馬來亞勢力受損,削弱傳統馬來亞勢力。
加里曼丹國通過聯邦制解決自身人口劣勢,同時削弱傳統馬來亞政權對婆羅洲的控制,整合達雅克族、華族武裝及地方馬來人勢力形成聯合部隊。
巴布亞軍隊規模小,并沒有抓住機會,反而被新印尼視為最后的榮耀,加速了入侵,并將巴布亞視為新印尼最后一塊自留地,印尼政權視為最后領土加緊控制。
新印尼問題不斷,巴布亞人在志愿營的基礎上成立了自由巴布亞聯盟,主張通過暴力手段在西巴布亞建立獨立國家。
自由巴布亞不斷襲擊印尼軍方在巴布亞的軍營駐地,印尼則展開強大報復,1963-1965年,約有3萬名巴布亞人在印尼軍事行動中被殺。
印尼吞并巴布亞時間很短,但巴布亞實力不強,人口少,而且西部的軍事問題也很大。
比起蘇拉威西,巴布亞是有可能下一個獨立的新國家,而另一個則是被滲透的東帝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