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鯽魚豆腐湯、紅燜的豬肘、街上買來的烤鴨燒鵝,兩道素炒的時蔬和爽口小菜。因是難得的一家團聚,一個端陽預備的菜式幾乎比過年還要豐盛。
錦心單獨有一碗豬肝粥,徐姥姥在里頭搭配了時蔬配菜,便讓粥清清淡淡地不油膩了。粥水清稠不粘,還是稀滑的,不似平常料多的粥水會熬得黏糊糊的一碗,看著還算有食欲。
徐姨娘剛說道“沁兒的口味挑剔,是不吃動物肝臟的”然而下一瞬便見錦心握著調羹舀粥喝,登時驚得都快把眼珠掉到地上了。
徐姥姥哈哈笑道“你可不要張口就胡言亂語,瞧我們沁姐兒可是吃了。”
豬肝也不腥,咸淡適口,錦心喝了一口便覺得滋味熟悉,將調羹放下取帕子擦了擦唇角,聞言抬起頭,淡定地道“姥姥費心了,滋味很好。”
“好好好,沁姐兒覺著好就多喝點。”徐姥姥眉開眼笑地道“你若是喜歡,姥姥就把方子說給你阿娘,叫你阿娘回去照做,瞧她凈誣陷我們沁姐兒。”
錦心其實只是喝著熟悉罷了,平常府里廚子做的動物肝臟她是半口不動的,今天就是鬼使神差地嘗了一口因為看著熟悉,這會入了口,便覺著熟悉地叫她舒心又安心,便又拿起調羹。
徐姨娘又驚又喜,又不由疑惑往日府里做的錦心為何不吃,想了想還是推到祖孫緣分上,長嘆一聲,揉揉錦心的腦袋,唏噓道“我兒,你可害慘了你阿娘我了。”
飯桌上閑聊,不知不覺間就說起了方家之事,其實也是因為與自家有牽絆,徐姥姥聽說那胡氏要用在錦心身上的罌粟粉之所以前頭都沒在民間流出風聲,就是因為方家的遮掩,不由咬牙切齒地問候起了前任方巡撫家十八代祖宗,又罵道“這群背本忘祖的東西,要不是他幫著遮掩,那群夏狄人的陰謀怎可能那么順利地實行,他們還敢用到陛下身上,他們莫不是夏狄人派來的間諜吧”
錦心低頭吃飯,聞言不由看了徐姥姥一眼這話說得犀利。
其實尋常的普通百姓家是少有議論時政的,徐家算是特例,也是徐姥姥比較關心,徐太素靜聽著,言語間提起罌粟粉來,他搖頭嘆道“此物在江南流行一年有余,根禍已深,前日官府召我們去問戒毒之事,滿堂數十醫者,卻無人能斬釘截鐵地說一句此毒必斷。”
“如今已經算是萬幸了。”錦心輕聲道“若是此時不發,再過些年呢”
徐太素不由微怔,旋即搖頭,長嘆道“那便是天下之毒,恐我大寧百姓羸弱,江山不穩,子民難安。”
言罷,又笑了,無奈卻又像是微微松了口氣,“如此看來,竟也真算萬幸了。”
“這起子夏狄人”徐舅媽一拍桌子,“他們就不是人想出這樣陰毒的法子”
徐姥姥咬著牙,“可如今也只是民間傳聞,官府的告示并未明文寫出是夏狄人的計謀,那就說明朝廷一時還不想開戰”她罵了句娘,錦心低了低頭,不知怎么說。
如今這大寧朝雖然算是繁盛,但那些開國太祖封的勛貴豪族隱有與朝廷別苗頭的意思,當今當年時一路與兄弟們廝殺著登上皇位的,當年奪嫡余毒至今未清,當今的皇位也不算坐得很穩。
為何這些地方藩王手里的權柄一年比一年弱,一年比一年被看管得嚴當今是防,在京中權勢之爭外,還有藩王禍起蕭墻。
當今頂多是守成之才,有開疆擴土之志,但如今一個內部權爭就把他困住了近七年沒能抽出手,想要向外動軍,自然顧忌良多。
統帥大將用誰、要防哪家的人、用哪家的人,從何籌措軍資、一旦開戰后備軍需能不能供應得上,開戰之后,勝了如何、輸了如何。
林林總總,都是顧忌。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到準備周全,當今不會開戰。
但好在國家底蘊仍在,忠臣良將也有。對于安外,錦心能夠短暫清醒之后最初的打算是從文從翰那邊打轉折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