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院里出來,自有人送邵嬤嬤往周姨娘居所去,未心與錦心各帶著自己的教引嬤嬤回院子里。
“阿沁。”蕙心喚了錦心一聲,囑咐繡巧道“回去叫閆大夫給你家姑娘瞧瞧吧,她面色實在蒼白難看。”
錦心微微一笑,“近日天寒氣弱,叫長姐替我操心了。”
蕙心搖搖頭,似乎輕嘆了一聲,替她理了理風帽,叮囑道“回去好生休息,若有什么事便來找阿姐。”
她眼角余光似乎在錢嬤嬤身上輕輕劃過,錦心聽出她話里的意思,輕輕兩聲笑,隱隱流露出些驕傲恣肆的意味,“長姐放心吧。”
蕙心知道錦心自幼聰明遠勝同齡人,但到底還是個孩子呢,若那教引嬤嬤真有拿捏之心錦心要如何應對呢
故而蕙心并不能放下心,此時搖搖頭,攏緊了她的斗篷,吩咐“取一頂幃帽來吧,給四姑娘擋擋風。從正院到懿園路遠,吩咐抬轎的婆子小心些,若四姑娘磕碰一下,咱們府里的規矩她們應該知道。”
說這話的時候她眼中帶著憂色,神情卻有些冷,周圍人吶吶應是,她的教引嬤嬤便安然立在她身后兩步遠的地方,目光似是欣慰,又在那三位新人身上掠過,見她們三個面色各異但無一不是端沉穩重一身斗志的,唇角牽起一抹無端的淡笑。
她可是看清楚了,文家如今這幾位姑娘,除去那還在襁褓之間的五姑娘,剩下的最好相與的怕就是自己教導的這位大姑娘了。
二姑娘明媚爽朗,模樣肖似老爺,但性情卻與太太最似,能恨得下心,小小年紀便能把握住房中人,手腕頗為強硬;三姑娘看著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裊娜纖弱文靜溫和,其實內里極為剛強,絕非柔弱斯文人。
四姑娘年歲尚幼,本應是看不出什么的,但她冷眼瞧了這些年,這位四姑娘身體雖弱,性情可不弱,單看她身后那兩個她指哪打哪大丫頭便可見一斑。
一個年初被她從府外撿回來的丫頭,有一身的見識本領,偏偏能對她俯首言聽計從,這不就是四姑娘的本事嗎
嬤嬤無聲一嘆,眸中卻也帶上莫名的笑意這兩位嬤嬤的好日子可到了。
可不知為何,她卻分毫不感到同情,甚至帶著隱隱的期待。
試圖掌握主權不成反被壓制收服的滋味,可不能只有她一人嘗過啊。
哦對,還有二姑娘身邊那個,當年也是折騰過一番的。全托那個當年手腕一番施展,她才能看出來二姑娘骨子里的強硬狠厲。
這文家幾位姑娘,哪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啊。
數來數去,竟還是她家大姑娘算是性情最為溫厚柔和的了。
也算是她較另外幾人幸運吧。
錦心自然不知這會院里有個人正拿別人比較出自己的人生幸福來,她與幾位姐姐笑別了,徐姨娘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的,見她面色不大好卻也不愿她再折騰一番,只交代今日跟著來請安的駱嬤嬤“好生照看沁兒,等閆大夫請過脈,打發給人給我傳信去。”
駱嬤嬤恭敬地應了是,扶著錦心上了竹轎,錢嬤嬤連忙跟上,走前回頭看了院里眾人一眼,心里總感覺哪里不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