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從翰得了信匆匆趕回家,將帶回來的東西中一個極為精致的木盒遞給候在內儀門處的丫頭,交代道“帶回院里好生收著。”
“是。”婢子應了是,文從翰這才理了理袖子上的褶皺,姿態沉穩地進了內院。
“太太、姑太太,大爺回來了。”院門上守著的婆子連忙向內通傳,一溜一疊聲的通傳聲,里屋正與文姝晴敘話的文夫人聽了忙道“快叫哥兒進來。”
文姝晴道“轉眼也是近兩年沒見到翰哥兒了,聽聞他府試中了,已經在準備鄉試了果然是我文家的好兒郎。不過嫂子你與哥哥也不要給他太多壓力,他今年才多大呀只當下去積攢積攢經驗,以翰哥兒如今的年歲,有這個成績,已經是十分令人驚艷的了。”
文夫人笑著點點頭“這些我都知道,他有那個志氣,自然也要練出那個心智。他下科能中,我要謝天地祖宗,若是未中也是常事,這世上讀書人有多少二十啷當歲還沒碰到府試的門檻呢只要他自己看得開,我倒是沒覺得有什么。”
文姝晴卻道“咱們文家兒郎,上天祖宗眷顧,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也是應當”
“這話可說不得。”文夫人輕輕按住她的手,目光沉靜“若是人生在世,一路坦蕩平順,毫無挫折,恐怕心性不穩,事業難成。”
二人言語間,文從翰已行至正房門前,碧荷忙入內來稟道“太太,大爺在外頭了。”
里屋中蕙心幾人也聽到聲音,趙婉歡喜道“翰表哥回來了。”
蕙心笑笑,倒是并未出去,文從翰卻叫碧荷送了一攢盒點心果子來,蕙心瞥一眼就知道是食味軒的,笑著喚錦心道“快來,一看就是給你帶的。”
錦心口味又怪又挑剔,有時候文從翰從街邊帶回的蒸糕也能歡歡喜喜地吃兩口,有時他精挑細選帶回來的點心果子反而反應平常。對文從翰而言,這一個小妹妹,頂得上前頭三個妹妹加起來的難伺候。
但唯有食味軒的柚子糖,是她所喜歡的,自入冬來吃了少說也有兩匣子,只是婄云不許她多食,文從翰也不過偶爾帶回一小包來。
這一口蕙心三人都不喜歡,是帶回來給誰的可想而知。
錦心裹著披肩慢吞吞地挪過來,捻了一顆柚子糖送入口中,酸甜苦澀的滋味在口中蔓延開,叫她頭腦略清醒了些。
這是極熟悉的一中滋味,仿佛是無形中的一條繩索,串起了她幾十年散落的記憶。
她忽然明白她為什么會下意識地忽略了那趙斐在夢境中卻是二姐姐的夫婿這件事了。
因為對于她而言,這件事就是既定的事實,好像日頭東升西落、氣候夏熱冬冷是自然的規律事實一般,趙斐的身份亦是如此。
對夢境中事,她身處其中,無論歡喜悲痛都感同身受,從前倒還沒覺得有什么,可想到幾年前初初開始做夢時,對夢境只是在旁觀看,從未有過身處其中的切身之痛。
這樣的轉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似乎是隨著夢境越來越深,隨著她在清醒時能夠記住的東西越來越多,隨著她對前世之事逐漸推論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