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云家大奶奶見蕙心對著妹妹半點架子沒有的樣子,心中不由暗暗稱奇,她是知道的,文家這幾位姑娘,只有大姑娘與二姑娘是嫡出,可這段日子見,五姑娘尚小看不大出來,年長的四位倒是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這位嫁了王府領了王妃金冊的大姑娘也不見什么盛氣凌人,便是對庶出的妹妹都親切如此,倒是難得。
文家這些兄弟姊妹感情倒都是極好的。
透過窗子,見文從翰身邊始終帶著那個已入了學的二公子,云大奶奶心中暗忖著。
她不得不說這個小姑子好命,生來是公婆的幼女,受盡嬌寵長大的,定的是公公的入室弟子,當時她看公公對這位妹婿的天資品性滿口稱贊,便知道這為妹婿雖然不過是商賈門戶出身,但日后前程遠大自不必說。
如今看來果然不錯,未及弱冠便秋闈中舉,聽公公口風,便是明年下場會試如無意外應也是十拿九穩的。
便是在門當戶對的人家中,這樣天資的子弟也是難得的,偏生公公就收了這樣一個弟子,給小姑定下了這樣一個夫婿。
小夫妻二人成親至今也有三年,房中無一姬妾,婆母慈愛夫婿情深,便是頭胎得女也不見婆家有何不滿,那日聽穩婆說是個女孩兒,又這樣弱,她與婆婆本來都提著一顆心,不想文家卻無一人介意,這幾日看待這孩子的仔細用心,可知這“不介意”絕不是假的。
這段日子她冷眼看著,文家幾位姑娘對小姑也算親近有加,幾個哥兒倒是見得不多,但也都算懂事有禮,這樣和睦的人家,起的爭端自然比別家小,何況這家里幾位哥兒年歲相差極大,想來小姑日后也不會在妯娌之事上有何煩擾。
這一份好命,拿出去能叫世間多少女子稱羨啊。
便是云大奶奶自認自己這些年來過得也算順遂,但云家家業繁大,嫡親的姑子妯娌倒都還好,隔房的眾位嬌客卻也有難纏的,她要論日子順心,是萬萬比不上小姑的。
那邊云幼卿輕聲喚道“嫂嫂可是累了不如坐下歇歇吧,等會洗三姥姥進來行禮,屋里人就多了,嫂嫂你可歇不住了。”
“不妨事,只是想你命好,姑爺人好,夫家婆母姑姑們人也好,如今又得了這位嬌客,等過些年,小姑娘大了,你就知道身邊有個姑娘有多貼心了。”云大奶奶笑著對她道。
云幼卿看了看坐在榻邊看著小姑娘的錦心,笑著道“她最好像她四姑姑些,心性豁達開朗,凡是看得都最是明白,日后日子自然順心遂意。”
錦心笑道“嫂子你這樣夸是擎等著我臉紅呢。”
云幼卿搖搖頭,笑道“這是嫂子的真心話。咱們家安娘啊,能有八分像你,日后遇到什么磨難坎坷就都不怕了,什么也難不住她、困不住她。”
因小姑娘先天有些弱,文老爺與文從翰商量了,想不給她取大名,只選了個“安”字做小名叫著,等再大些,或者周歲上,健康些立住了,再取大名入族譜。
文從翰對此無異議,云幼卿也覺著“安”這個字好,一家人就安娘、安兒、安安地亂叫了起來。
錦心捏了捏小安安的小手,笑了。
自然是會的。
那條鱖魚晚上就進了錦心幾人的肚子,小廚房做的松鼠鱖魚,又備了時令鮮蔬爽口小菜,膳房送了香糟鴨子與炒珍珠雞來,三個人的晚膳也很是豐盛。
未心叫人拿碟子撥了兩樣清淡菜色給華心送去,然后對錦心道“素日在這些事上你要多上心,周姨娘是個多心的,咱們本可以不理她,姐兒到底是咱們自家妹妹,素日免不了走動的。
便是常日家咱們幾個常聚,榮姐兒來不了的,遣人送些菜色過去,也算周全。榮姐兒還小,不會多心,可周姨娘卻是個最多心的。你平日常叫人給榮姐兒送些新鮮東西去,那就是極好的,榮姐兒與你也親也罷了,你素來就是最念著弟妹們的,還有個婄云在你身邊,自然會替你把事情操辦周全,你和該是個省心的命。”
她從前也不愛與周姨娘打交道,今兒這樣念叨錦心,許是想到明年她與瀾心相繼出閣,家中便只想剩下錦心、華心姊妹兩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