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乘風并沒有多說什么,甚至連一句錦心可能會痊愈的話都沒說過,只說在山水清靜之地避開人世喧囂安心修養,對錦心的身體或有好處。
便是這樣一句模棱兩可的話,文老爺和徐姨娘也要當做救命神藥來信奉,于是徐姨娘只能眼圈紅紅地與女兒惜別,一次次又一次輕撫女兒的鬢發,直到隨行的媽媽近前來催,她才推了推錦心,側過頭去“去吧,阿娘在家等你,早些回來”
說著,她便已有些泣音,錦心心中輕輕一嘆,近前去抱了抱她“阿娘,等我回來。”
徐姨娘眼眶發熱,用力點了點頭,卻一句話沒能說出來。
或許也是不忍說了。從前女兒到園子中居住,她都沒有如現在這般心中不安的,或許是因為這一次不能自己前去探望陪伴,又或許是心里懷揣著一中復雜的沉甸甸的微弱希望。
她怕她若開口,哭聲便止不住了,反而累得女兒擔憂。
如今她已萬不肯讓錦心耗一絲一毫的神了。
二月里春光正好,梅園中一切已經打點得宜,品竹帶人等候在園門口,見馬車緩緩而至,面上盈盈笑著,走上前來請安,又道“姑娘來的季節好,臨芳閣的景致正好,奴婢一早去看,玉蘭花兒本來才打骨朵,今早竟開了許多,想也是知道主子來了,歡喜得呢。”
“你怎么也油嘴滑舌了起來”錦心笑著睨了她一眼,品竹分毫不見赧然,只笑道“奴婢這盡是肺腑之言。”
她又想閆老行了一禮,閆老幾次來居住的院子都是隨著錦心的居處安排的,從前錦心在主院那邊住,閆老的院子便也在附近,如今錦心換了地方,品竹自然又在與臨芳閣附近給閆老安排了住處。
梅園的景致是深冬與初春最佳,有寒梅傲雪凌風而開,風姿傲然或明艷或皎潔,各有一番高雅風姿。但春日還有一處地方景致最好,就是臨芳閣。
臨芳閣的小院里圈著一棵足有百年樹齡的白玉蘭花樹,當年那位巡鹽御史要借此地之基造梅園,移了各中珍品梅花來布置景色,旁的花木都沒留下,唯有那一棵白玉蘭樹沒有舍得砍掉。那玉蘭樹正處在園子原址的邊角上,他便在那邊圈了一個僻靜清幽的小院來,一直也無人居住,也未曾布置什么景色,只那棵白玉蘭年年月月,開得極好。
這園中院落不多,但各季各有千秋。夏日住主院前的小屋能見到一池亭亭動人的蓮花,冬日最好的住處是雪廬,那邊的雪景極佳,有幾十棵好梅樹擁簇掩映著,冬日里梅香醉人,放眼望去白茫茫大地上紅梅灼灼耀眼、白梅傲岸高潔,人處在其中,似也脫俗了兩分。
秋日園中無甚風景不提,倒是莊子那邊住著會有些意趣,碩果累累的時候,還有金桂飄香,比園子里有景可賞。
春日便數臨芳閣了,天然一派清幽景象,自錦心得了這園子后,園子也有擴建,臨芳閣也特意修葺了一番,建成一棟不大成規格但與樂順齋樓閣頗為相近的二層小樓,玉蘭花木極高,坐在小樓二層屋外的緩臺上,探手便能觸到花枝。
這園子的前任主人雖然未曾伐下這棵白玉蘭,卻也只是將此處圈出來不理,并未好生布置修葺,等落到錦心手里,婄云操持著,也未在這本不大的小院里多加花木,只植蘭蕙芳芷杜若薜荔等草藤,取得春夏兩季青翠幽香。
小樓內布置得宜,半數是仿照著樂順齋里布置的,只是比之樂順齋的格局,這邊更多是順著錦心的習慣,倒是更合錦心的心意。
且這院落自有門戶,將門一掩上,全然一副獨立清靜的小天地,又地處園中偏僻之地,便是住得最近的閆老要走過來都給一盞茶的時候,十足是一片最適合金屋藏嬌的地方。
錦心四下里打量這院落,與婄云打趣笑道“你布置的時候就想到有今日不成”
婄云道“倒是沒想到有今日,只是想著給您留出一塊清凈地方,不想還真用上了。”
錦心又琢磨了一下,嘆了口氣“外邊搞的那些生意,再搞一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