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娃一直巴拉巴拉吹這羅老太的家史,聽起來實在是唏噓不已。
盡歡感嘆,這些紅色資本家,能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捐獻出自己的財產,把個人身家性命與國家的未來綁在一起,這都是有大格局大氣節的。
誰能料想到,在幾年后,正是這批人最先受到苦難折磨呢。
但愿這個在上面掛了號的羅老太,能夠安然躲過那陣風暴吧。
不等一會兒,徐祖爺就把米面都賣光了,看來這時候,糧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貨,比什么幣什么貴金屬都堅挺。
徐祖爺把米面口袋折起來放到背篼里,把稱還回去,便帶著盡歡四處溜達逛起來。
里面的攤子種類很是五花八門,糧食肉蛋這些吃食不少,布料日用品也很多。
最吸引盡歡的就是古董字畫,珠寶首飾,看得盡歡眼花繚亂。
徐祖爺現在一個賣古籍字畫的攤子上蹲下來,徐祖爺先挑了幾本常見的四書五經,他自己小時候不愛讀書,接觸過的傳統書目也就只有四書五經了。
字畫也不是很懂,但一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是能看明白寫了一些什么。
盡歡瞄了一眼,題款上的是“元趙雪松書心經”,字是行書。
古人抄經講究沐浴焚香,心誠則靈,所以一般是楷書,這行書倒是少見。
而且不只是有經文,還畫了觀音像。
等等趙雪松這不是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孟頫嗎
趙孟頫說起來還是宋朝趙氏的宗室,宋朝宗室不是都有讀書品畫的風雅愛好嘛。
這趙孟頫便是其中的翹楚,書畫久負盛名,詩詞歌賦也是信手拈來,更絕的是他還是一名鑒定專家,傳說他書畫古器的鑒定水平,達到了“望而知之,百不失一”的程度。
在后世全民皆為古董狂的時候,趙孟頫的真品,隨便一幅拍賣就能上億。
徐祖爺問了價格,古籍一冊五毛,心經三塊,一共六塊五。
不管東西真偽,他們都是賺到了有沒有。
盡歡看了一眼守攤的中年男人,穿著一身新嶄嶄的仿軍裝,迷瞪著眼睛,一副讓徐祖爺祖孫趕緊給錢,東西拿走的表情。
哎敗家子啊敗家子,不知他的祖宗會不會氣得從棺材里爬出來打死他。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也不是祖傳,非正常渠道得來的,但是顯然眼前的男人并不識貨。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徐祖爺也隨便地把書本往背篼一扔,就轉向了另一個攤子。
這就是盡歡最喜歡的珠寶首飾了,盡歡那半生不熟的鑒定水平,書畫什么的可分不清真偽。
也就是看到珠寶首飾能激動一下,畢竟這些東西都是貴金屬保值啊。
只要是材質不摻假,自己買了留到幾十年后,肯定是要升值的,絕對不會吃虧。
盡歡興致勃勃地瞄著一張破布上面的,亂七八糟堆著的銅銀首飾,釵環戒鐲,都不是什么太值錢的,徐祖爺示意盡歡自己選,喜歡什么就自己拿。
盡歡看上了一個小盒子里面裝的一只扭絲麻花白玉手鐲,攤主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少年,忙不迭地把盒子遞給盡歡。
“小妹兒勒,這個是我家上面傳下來的,傳了好幾代了,是好貨”
盡歡撇嘴,這個麻花白玉鐲,玉料是不錯,幾十年的歷史有,傳幾代就有些夸贊了,“這位小哥哥,你別看我年紀小就蒙我哈,你這個鐲子最多不過幾十年,怎么可能是傳了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