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燈草絨面,鞋面還繡著黃色的迎春花,看起來特別的精巧可愛。
盡歡接過來還打趣徐家俊“家俊伯,是不是我不給你送酒,你就想不起來伯娘給我做的鞋啊”
徐家俊捏了捏盡歡的鼻子,“你娃娃的嘴巴就是嚼,我忘記了一會兒還不得要再來跑一趟,你的鞋我拿回去還能自己穿咋的”
徐家俊坐了一小會兒,就樂顛顛地抱著那壇酒回家了。
等鍋里的豬頭豬尾和野雞都煮好了,徐祖爺把它們撈起來,用豬頭豬尾和雞,在家里點香燒紙敬了神。
敬完神后,徐祖爺把豬頭豬尾和野雞裝進了籮兜里,又拿上了香蠟紙錢等物品,準備上山去上墳。
他家的祖墳在小龍山背后,本來以為他們這一支人丁單薄,結果盡歡看著一堆大大小小的墳包包還是嚇了一跳,原來徐祖爺的祖上人丁其實還是興旺過。
徐祖爺放下籮兜,開始拔起了墳地里的荒草,整理完了以后,開始給盡歡介紹,每個墳的主人,葬的是誰誰誰,盡歡應該叫什么。
盡歡聽了之后更是一頭霧水,全是曾曾曾祖級別的,肯定是搞不清楚,就只有乖順地跟著徐祖爺后面燒香磕頭。
一直等香蠟紙錢燃盡之后,徐祖爺才收拾東西帶著盡歡回家。
到家之后徐祖爺就開始準備年飯了。
涼拌椒麻雞、涼拌豬耳朵、豬臉蒜苗回鍋肉、清燉蘿卜牛肉、紅燒鯉魚、肉湯煮的長青菜。
兩涼四熱,分量不大,但都是算得上葷菜,年飯到了這個水平,不說實在村子里少有,就是城里也難得。
家里的人都數上,也就只有祖孫二人,為了氣氛不冷清,徐祖爺還特意讓盡歡開了一壇子米酒,讓盡歡陪著喝了一小杯。
盡歡還煞有介事地跟徐祖爺碰了個杯,祝福來年他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徐祖爺在這樣的日子里難免傷感,覺得要是孫子孫媳婦都在的話就更好了。
盡歡插科打諢,又說吉祥話又唱歌,使盡渾身解數哄他高興。
后來他也想通了,逝去的人不回再回來,有自己小重孫女陪著自己,日子過得樂樂呵呵的,也沒什么不滿足的。
小金聽到盡歡唱歌的聲音,飛到了窗臺上也“嘰嘰”叫著湊熱鬧,可惜這伴奏怎么也跟不上調子。
它上躥下跳地,叫得還挺著急,把盡歡和徐祖爺都逗得哈哈大笑。
年飯的菜分量小,但每樣都留了一點在盤子里。
這里有習俗,年飯的飯菜留一點到明天大年初一,意味著連年有余。
等徐祖爺收拾好桌子,便有小娃娃在門口探頭探腦地。
徐祖爺端著裝滿花生瓜子糖果的茶盤,給每個來的娃娃都抓上一把,小娃娃們道了謝,捂著口袋就沖向下一家。
盡歡沒跟著去小娃娃們出去串著門拜年,畢竟她不是真的小娃娃,不稀罕這些糖果花生瓜子胡豆,也拉不下臉去討零食。
現在家家都不富裕,小娃娃們上門拜年,大方的主人家咬牙拿出零嘴來招待,小氣的干脆直接把娃娃們哄出門。
中午飯吃得晚了,到晚飯時間就更感覺不到餓
徐祖爺下了兩碗手切面,還臥了兩個荷包蛋在上面。
盡歡看到雞蛋面很不解,平時徐祖爺不怎么下面吃的,因為知道盡歡除了早上會吃面食,剩下的兩頓飯都喜歡米飯。
“小魚兒,這是祖祖給你下的壽面你今天又長大一歲啦”徐祖爺笑瞇瞇地給盡歡遞了筷子。
這倒是把盡歡驚了一跳,跟她上輩子的生日的日子一模一樣,都是大年三十,這確實是挺巧合的。
盡歡吃過面,徐祖爺給了盡歡兩個紅包,里面都是一張大團結。“祖祖,怎么給我兩個紅包啊”
徐祖爺摸了摸盡歡的頭,“一個是壓歲錢,一個是生辰紅包啊”
盡歡立馬笑瞇瞇地把紅包放進了兜里,笑嘻嘻地說道“謝謝祖祖,恭祝你來年行大運,財旺福旺身體旺”
第一個沒有春節聯歡晚會的春節是有點不習慣,徐祖爺等到零點的時候,放了一掛鞭炮,大年三十就算是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