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看著幾乎是滿滿一網魚蝦河蟹,面上的小魚小蝦都正奮力蹦跶。
還在水下面的漁網下層,就更不用說了。
有魚正在撞著漁網掙扎,大有魚死網破的架勢。
沈老爺子把漁網的收口綁在了船尾,然后迅速地起漿往回劃。
“舅姥爺,為啥不把漁網撈上來放到船里啊”盡歡納悶地問道。
沈老爺子笑著回答道“網里面有大家伙,咱們的船太小”
“您的意思是,漁網里面的大家伙,咱們船里裝不下”盡歡一雙鳳眼放著亮光。
沈老爺子說道“裝還是裝得下的,只是怕魚把船給折騰翻了,到時候咱們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咯”
還真別說,這網魚被拴在船尾,盡歡都能感覺到船被里面的魚掙扎得左右搖晃。
好不容易到了木頭修筑的小碼頭,沈老爺子迅速把小船的纖繩,牢牢地拴到碼頭上。
在沈老爺子和盡歡的合力之下,終于把滿載的漁網,安全妥當地拖上了岸。
這下子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的大家伙,是兩條體長七八十厘米的大魚,外形看著貌似是草魚,估計一條得有好幾十斤。
光這兩條大草魚,都可以做上幾桌全魚宴了,就更別說漁網里還有很多別的魚蝦。
“還是咱們小魚兒有福運啊,這么大的魚別說捕到,就是見也多年沒見過了”沈老爺子感嘆道。
盡歡笑著說道“我哪有那么好的運道,這肯定是沾了慶好哥和嫂子結婚的喜氣”
這么多魚兩個人是拿不回去的,不能把漁網放在地上拖著走,這樣漁網會壞的。
盡歡一溜煙兒跑回家,剛好沈云旗和沈慶中也回來了,現成的兩個勞動力。
“爹,你不是說河里魚越來越不好撈了嗎今天怎么這么多魚”沈慶中看著滿滿當當一網魚當即嚷嚷道。
沈老爺子笑著說道“是小魚兒運氣好,她今天跟著我出去撈魚,就沒有一次撒網是撲空的”
“是小魚兒有口福,這么大的魚,你就等著看你舅姥姥的拿手絕活吧”沈云旗摸著盡歡的頭說道。
沈老太的拿手絕活,可不是一般的家常菜水平,而是高檔的筵席菜。
沈老太娘家在建國前是開酒樓的,她家的酒樓,在美食招牌林立的的津沽,也是叫得上名號的。
出嫁前的沈老太,其實也算是個大戶姑娘。
但她對當時流行的喝茶、跳舞、看電影的消遣,統統不感興趣。
偏偏就愛往家里酒樓的廚房鉆,軟磨硬泡地賴在大廚身邊學做菜。
大廚被磨得沒了脾氣,看在她好歹是東家的姑娘的份上,把她當做半個徒弟來指點。
沈老太一手筵席菜的絕活,在這些年“計劃經濟配給制”和“割資本主義尾巴的”的雙重作用下,已經多年不出山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豐富的食材,一手好廚藝也幾乎沒了用武之地。
沈老爺子指揮著沈云旗和沈慶中,把漁網里面沒長成的魚蝦,全部都放回了河里面。
盡歡心里暗暗贊嘆老爺子講究,趕盡殺絕的捕撈方式是萬萬不行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正道。
沈老太看著帶回這么多的魚,驚訝地說道“你們爺幾個,這是把河里面的魚都撈干凈了”
“是今兒運氣好,一共也就下了四次網,最后一網下去,魚多得差點沒把我們拉河里去”沈老爺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