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橘紅色的朝陽出發,被風拂過的海面,粼粼一片海水金波閃閃,頭上還有一群群海鷗飛過。
“嬸子,你們這里的海鳥真多啊。”盡歡指著頭頂說道。
王素雪笑道“這算啥多啊離這里不遠的海貓島,滿山都是歇腳的海鳥”
“海貓島海上的小島還有貓嗎”盡歡很好奇問道。
船上的婦女都笑了,王素雪也笑著解釋道“我們這兒的人,把海鳥海鷗都叫海貓子,所以島上沒有貓只有鳥,也有人叫海驢島的”
盡歡恍然大悟,海驢島上輩子也聽說過,被稱為離天堂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
當然不是不是人的天堂,幾十年后的海驢島是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
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引著各種海鳥來筑巢繁衍,是各類海鳥海鷗的天堂。
“那島上肯定很有意思”盡歡向往地說道。
王素雪遺憾地跟盡歡說,“島上駐扎著部隊,除了海軍的補給船,我們漁民的船只禁止靠岸登島,不然還可以帶你去看看。”
盡歡這才想起,這不是開放以后可以隨便旅游的年代,而是封閉緊張的特殊時期。
畢竟榮成灣這片是距日國和南韓最近的地方,它的東面就是韓半島,所以作為軍事前沿,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沒事啦,嬸子不是說海島上只有海鷗和部隊嗎估計也沒什么看頭”盡歡倒是覺得沒什么可遺憾的。
很快船上的婦女們就開始忙活起來,撒網拉網把魚放進船艙,反復機械地重復這樣的動作。
盡歡看了一會兒只有就覺得有點乏味,便坐在船尾上拿著從董家帶來的魚竿釣魚。
現在的漁業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幾乎每一網下去都有魚蝦,剛剛這網下去撈上來不少大黃花魚和對蝦。
婦女隊的隊長也在這條船上,看著船艙里活蹦亂跳的魚蝦,“今天收獲不錯啊,按照這個上魚速度,吃過午飯我們就能回程”
船上的婦女漁民們,個個被曬得黑紅的臉上都掛著笑容,紛紛附和道,“隊長,看來我們這條船今天是要當第一啊”
漁村雖然也是工分制度的,但漁村跟打漁相關的效益很好,還有相關的漁具生產作坊,村民的收入總體都是很不錯的。
像這些婦女打漁小隊的婦女,一年到年底也有200多塊錢,青壯年漁民或者遠洋機船上的漁民會更多。
200塊的年收入,在一般以種地為主的農村,一家都是壯勞力才敢這么想。
要勞動力欠缺的人家,別說200塊的收入,每年不倒掛就謝天謝地了。
這也就是王素雪帶著一家人,回到這里的原因,
萬一要是董克勤養好傷后不能再呆到部隊,或者轉業沒有好工作,回到村子打漁過得肯定比外面滋潤。
其實打漁并沒有盡歡想象的那么有意思,在船上待久了,湛藍的大海其實也挺乏味。
撒網、拉網、出魚一整套動作周而復始,開始的時候還能看一下打上來些什么魚,看了幾網之后,盡歡就沒了興趣。
怪不得上輩子盡歡的異性朋友就曾調侃,海的美感精髓在于沙灘或者游船的比基尼美女。
沒有美女洗眼睛,天和海藍成一片,看著都眼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