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盡歡把杯子上手把玩之后,覺得這對兒沒有任何款識的杯子,極有可能是真正的柴窯瓷。
輕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些柴窯的特征,這對兒杯子都符合。
“雖說有家財萬貫,不及汝窯一片的說法,”盡歡故意笑著說道“但之前也看了那么多汝窯瓷了,這對兒杯子成色也就那樣吧,至于這么寶貝嗎”
“同志,這回你可看走眼了,這不是汝窯,而是已經失傳已久的柴窯”服務員正色說道。
盡歡故意逗他,“你都說是失傳已久,那就沒有參照的例子,你們是怎么斷定他是柴窯瓷的啊”
“呃不瞞您說,這對兒杯子原來的主人姓陳,一直舍不得拿出來,陳老爺子生前寶貝得很啊”服務員壓低了聲音,“陳家你知道吧就是陳家祠那個”
陳家在羊城可是大戶,也是綿延了好幾百年的宗族,手里有老物件傳承并不奇怪。
“這對兒杯子作價多少,你也給我報個數吧,價格合適我就收了”盡歡把手上的杯子放回盒子內。
服務員伸出兩根手指,怕盡歡誤會又趕緊補了一句,“不是兩百哈,是兩千美刀”
“這價格有點貴啊,不過這杯子我還挺喜歡,那就收了吧”盡歡也不糾結。
這對瓷杯哪怕只是明清高仿,都價值不菲,更別提還極有可能是難得一見的真品了。
哪怕不是傳說中的柴窯,而是一對汝窯杯子,這對兒杯子的身價都很高。
總而言之,就算這對瓷杯不是真正的柴窯瓷器,花2000美刀盡歡到最后也吃不了虧。
另外一個稍大一些的匣子里面,裝的仍舊是杯子。
不過不再是顏色清淡的素瓷,而是顏色豐富的青花五彩,而且數量足足有十二個之多。
服務員把杯子依次取出來,一一擺在桌子上,供盡歡細看賞玩。
撇口深腹淺圈足,器型精巧絕倫,器薄如紙、晶瑩剔透的質地,也很優美雅致。
紋飾花樣就更有意思了,杯子的外壁分別用一年十二個月中不同的花卉來裝飾,并配以相應的詩句,集詩、書、畫、印于一身,藝術造詣很高,蘊含文人情懷。
杯子的底款,赫然寫著“大清康熙年制”,款字較小也不算工整,而且一套杯子的底款有好幾種字體。
這個細微的特征,讓盡歡心跳不禁立刻加速,這不是傳說中的康熙十二花神杯嗎
康熙十二花神杯,杯身上的花卉從一月的水仙花開始,然后依次為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蘭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
一杯一花,杯身一面繪畫,另一面題詩,詩句全部出自唐詩。
每只杯上繪一種應時花卉,來指代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題上相應的詩句,慣稱“十二月花神杯“。
這些杯子但拿出一兩個都是價值連城,最難能可貴的是,杯子居然是完整齊全的一整套。
盡歡記得這套杯子,曾經在拍賣會上拍到742億元的高價,可見這套杯子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之高。
買賣古董就沒有一蹴而就的,需要細細看慢慢選,盡歡在文物店一呆就是三個小時。
這三個小時里面可以說是花錢如流水了,五萬美刀按照現在的官方匯率,相當于10萬人民幣了。
現在人民幣最大面值是十元,10萬人民幣也是很龐大一堆。
反正美刀也是意外所得,盡歡花起來一點不心疼。
意外之財換來的這些古董,為30年后節約了多少gd
服務員也大有不把盡歡拍到桌子上的5萬美刀掏空誓不罷休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