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一向善良溫柔的郁詩承認對蕭家薄情,對不起逝去的師父,踩著師姐蕭遙的名聲營造自己的好名聲。
第三件,蕭遙燒制的金油滴盞以一千萬的價格賣給日本來的客戶,并承諾今后燒制的金油滴盞不再出售。
這三件大事,任何一件都是石破天驚的,震得平陽市的老百姓們腦袋嗡嗡響。
原來那個被當做反面教材的蕭遙,其實是個燒制建盞的天才
她基礎差,可是才苦學一個多月,就燒出了無數建盞大師夢寐以求的金油滴建盞
和蕭遙比起來,原本以天才著稱的郁詩瞬間就黯然失色了
另外,郁詩也太不是東西了吧要不是蕭家,估計要被送去給別人做養女了,哪里能吃好住好還學了一門燒建盞的手藝虧她還有臉經常抬出蕭老爺子,并不住地踩蕭遙。
估計人蕭遙的名聲變差,她也有很大的責任。
大家討論著討論著,討論到郁詩也燒出了金油滴,但沒賣出去,反而是蕭遙的賣出一千萬的高價,都覺得這是報應
當然,郁詩長得美人又溫柔,也會燒建盞,對自己名聲也經營得很好,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她,覺得她是不懂事,或者被人設計了,不是天生就這樣的。
這些人有很多,跟腦殘粉似的,出來反駁對郁詩不好的言論,弄得很多原先信了的人,也有些不確定真假。
除了本地人看熱鬧,外地人也有別的關注點。
不懂行的人說金油滴賣一千萬,從此之后蕭氏建盞再也不能燒制金油滴出去賣太虧了,但在懂行的人眼里,一點都不虧。
建盞這種藏品,就和古董一樣,多了就不值錢了。
賣出一件,以后不賣,只燒了放店里做鎮店之寶傳給后人,可以維持金油滴的高價。
至于別的公司或者作坊會也會制作金油滴,那也不怕啊,蕭遙那件金油滴是珍品,能燒出來的不多,就是蕭遙自己,以后也未必燒得出來。
建盞昂貴,正是因為不可控。無論入窯前做得多好,準備得多充分,出窯之后,還是看天,由不得人控制。
蕭遙回家之后繼續琢磨改進金油滴,希望盡量把干口的情況改善,另外釉厚一些會更好,她打算弄一個更好的金油滴放在店里做鎮店之寶。
蕭遠高興得端了小板凳坐在蕭遙跟前直笑,小嘴一直在說話,全是彩虹屁。
蕭二伯傍晚回到家,興高采烈地對蕭遙說道,
“貸款還了,銀行的人本來還冷著臉的,后來出去一趟,回來之后跟孫子似的,一臉都是笑,還說以后咱們蕭氏建盞也可以貸款了,我當時就啐他了,我們蕭氏建盞有你了,哪里還需要貸款”
說完了高興的事,很快又沉下臉,“上面的人腦袋有坑,說什么郁詩大小是我們這里的建盞大師,若傳出她不好的傳言,我們這里和整個行業都跟著丟臉,讓我們盡量不要往外說”
蕭遙道,“這不奇怪,我們這里是全國唯一燒制建盞的,名聲的確重要。二來,郁詩背后有顧時年,家大業大又有錢,會控制輿論不奇怪。”
“那就讓她一直這樣囂張嗎絲毫不用受懲罰嗎”蕭二伯非常不爽。
當初蕭遙名聲不好的時候,也不見他們出來說這些,輪到郁詩了,就要名聲了,還不是因為他們蕭氏背后沒有事業大亨支持
蕭遙蕭遙,“不用跟他們生氣。我們認真賣我們的建盞,口碑起來了,生意跟著做大,我們也會有話語權的。”
只要郁詩和顧時年不使什么亂七八糟的手段害她和蕭遠的性命,她有信心在燒建盞上碾壓她。
不過不能高估兩個人的底線,她該防的,還是要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