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如果要推建盞,再沒有任何作品比彎月繁星盞更合適了
導演只看了一會兒,就被幾個狂熱的大師擠出圈子了。
他苦笑著看向坐在旁看書美得如同一幅畫的蕭遙,看了好一會兒才問,“蕭大師,請問你們還有鎮店級別的建盞嗎”
蕭遙放下書,“還有一個金油滴盞,你要看嗎”
“你這里也有金油滴盞”導演好奇了。
蕭遙點頭,把金油滴盞拿出來,遞給導演看。
導演端著手上的金油滴盞,認真看了一下,將自己知道的知識套了一下,臉色有點難看,問蕭遙,“你這件金油滴盞,比郁詩建盞那邊的金油滴更美吧”
蕭遙解釋,“是這樣,我這個在斑紋、色彩、釉的厚度和釉淚方面,比郁詩那個好一些。但是從釉色和鏡面反射上,又稍遜一籌。所以看顧客喜歡哪樣的,由喜歡說話。”
導演聽她提起兩個金油滴時,不偏不倚,實話實說,更喜歡她這種性格了。
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燒得出彎月繁星盞這樣叫人驚艷的作品
而郁詩,他和她相處了差不多一天,也承認人是很不錯的,待人接物的手段也很好,可是卻有些沉不住氣,雖然極力壓抑,但他還是能從她的眼睛里看出她的飄飄然和志得意滿。
導演忍不住問,“蕭遙,你今年幾歲了”
蕭遙如今還年輕,所以回答得毫無壓力,“18歲。”
導演記得,郁詩是20歲,比蕭遙還大,但是論沉穩和鎮定,郁詩卻是遠遠不及蕭遙的。
當天晚上導演回到下榻的酒店,第一時間就被藝術指導拉到了一邊,
“你聽說了嗎那個蕭氏建盞,就是我們白天在路上聽到人討論那個,真的燒出了彎月繁星盞我看過發燒友放到網上的高清大圖了,真的和夜空一樣神奇我看了,比金油滴更美,放出去對建盞的推廣更有說服力,你說,我們需要換人換建盞嗎”
導演回來的路上也一直在考慮找個問題,聞言就道,“我倒是想換,但不知道上頭怎么說。”
這類拍攝,并不是硬性要求找最好的拍的,通常由制片人決定,明眼人都看得出,制片應該和郁詩建盞的人熟,所以推了郁詩建盞。
“現在彎月繁星盞在酒店中傳遍了,估計很快紅出圈。到時如果我們節目播的是金油滴盞,和民意相反,不知道會不會被罵。而且從藝術上來說,也是彎月繁星盞更好。”藝術指導憂心忡忡。
導演揉了揉眉心,“我們今晚先休息吧。明天跟制片商量一下。”
他是導演,只是負責影片的拍攝,人選是沒辦法控制的。
無數建盞發燒友今晚為彎月繁星盞而癡狂,比第一次看到繁星盞還要激動許多
因為,還原燒的建盞上出現了彎月這樣石破天驚的藝術
這絕對是建盞劃時代的進步
它標志著,有人從高溫氧化中覷見了窯變的一些秘密
所有發燒友都激動地扯著頭發發問,“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看到那彎美麗的月牙兒,我給跪了”
甚至有人問,“會不會壓根就不是建盞,而是別的什么東西造假或許是氧化燒彎月形,分明是故意加在繁星盞上的,要是真的,蕭大師對建盞的掌控,絕對到了深不可測的地步”
“不可能是假的,當時好幾個大師在場,都斷定就是建盞而且從質感來判斷,是還原燒”
“我就說郁詩沒辦法和蕭遙相提并論的吧上次你們不愿意承認,這次彎月一出,都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