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驚鴻皺著眉頭,“現在蕭遙連電話都不接我的,怎么會幫我看片”
自從去年她買水軍嘲程越也順帶嘲蕭遙之后,蕭遙就不接她的電話了。
不然,她肯定要找蕭遙的。
對她來說,成功和賺錢是第一位的,面子和尊嚴這些,都是可以隨手丟棄的東西。
導演就沒法子了。
他心中暗嘆,蕭遙對沈驚鴻也沒做過什么壞事,連打壓都沒有,就不知沈驚鴻為什么要和蕭遙作對。雖然是競爭對手,可是實際上路線并不沖突,不知道沈驚鴻到底在想什么。
進入五月份,沈驚鴻直接讓導演拿第一版片子去參加戛納電影節,而她自己,作為主演也盛裝出席。
然而導演沒多大名氣,又不像掠奪者一樣提前在國內大爆特爆引起廣泛關注,來觀看影片的人壓根沒幾個。
沈驚鴻看著零落的影廳,一咬牙,讓媒體打出“和掠奪者一樣關注人類命運、引發思考”的名號,希望能以此招徠顧客。
掠奪者公映時有女權主義者大肆宣傳,票房相對亮眼,在去年更是橫掃各大獎項,所以就算在高盧國當地也是極有名氣的,所以這個標題一打出去,熱度馬上來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留學生,他們對能得到國際廣泛關注的掠奪者十分推崇,一看片子竟然是掠奪者第二,馬上就買票觀看了。
然而看完,留學生們在心里直罵娘。
特么這怎么好意思說掠奪者第二太不要臉了
滿心期待的沈驚鴻在打出掠奪者第二的名號之后,就一直等著電影的口碑爆起來,她甚至還幫媒體和影評人想到,可以用“更深刻”“猶如刀劍剔骨肉”諸如此類的評論。
可是結局讓沈驚鴻很失望,片子在展覽兩天后,的確獲得了一些關注,但很多人看后都表示,“黑暗有余而缺乏了人性的關懷”“想復制掠奪者,可是遠不如掠奪者”“真正的好電影不是展示黑暗就行了的”。
更糟糕的是留學生們,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吐槽,
“被沈驚鴻騙了,她的窗花說是掠奪者第二,我去看了想問,這特么是什么美酒是液體,尿液也是液體,可這兩者之間有壁的啊”
“沈驚鴻很有野心,可是挑劇本的眼光撐不起她的野心當然,演技還是不錯的,她好好演戲,偶爾演演大導演大制作的鑲邊女主,再接小成本文藝片秀演技,那不是很好嗎為什么要復制蕭遙路線”
“沈驚鴻你醒醒吧,你是有演技的,好好拍戲,不要使什么壞心思,影史上必定有你的一席之地。你何必要買水軍黑蕭遙雖然同行是冤家,可百花齊放也很好啊,何必要把蕭遙踩下去追求一枝獨秀你秀不過蕭遙的”
沈驚鴻聽不進去,她認為這些人是蕭遙的粉絲,不然最起碼也是路人粉,因為雖然贊了她幾句,但更多的是通過踩優秀的她,進一步抬高蕭遙。
不然為什么窗花和掠奪者差不多,網友一味追捧掠奪者,狂踩窗花
這么想著,她又發了一波通稿,對窗花和自己的表演一頓狂吹。
也的確有吃窗花這電影的網友,他們對電影是狂吹,吸引了不少網友。
可惜貨不對版時反噬是很厲害的,被通稿忽悠或者被小眾網友忽悠,滿懷期待地去看電影卻深感被欺騙了的網友從影院出來,都憤怒了,都在朋友圈對影片各種吐槽。
戛納電影節結束,窗花顆粒無收,只開了幾個展廳的票房更是可以忽略,就連口碑也慘遭滑鐵盧。
沈驚鴻不愿意相信華國網友的評價,可是看到法國影評人也差不多這么說,就不得不信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說不出的絕望。
為什么蕭遙選片就成功,她選片就失敗
已經得罪了程越,這次又沒能借窗花打個漂亮的翻身仗,未來的她將何去何從
公司是有片子,可如何和原先整個電影市場的資源相比
沈驚鴻絕望地回到國內,認真思考自己以后怎么辦。